国内小儿推拿现状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流派是指小儿推拿学科内因不同的师 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 不同学术流别。 据资料显示,最早研究小儿推拿流 派的文章 , 有的研究“山东小儿推拿流派”,有的研究 “ 齐鲁小儿推拿流派”。 其他地方也有人对各地区的 流派进行研究,如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地 区的海派儿科推拿和湖南地区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 派,研究者也较多。 目前国内发展比较充分,影响较 大的小儿推拿流派,主要有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 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和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 北京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和湖南 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 其他的流派,有的昙花一 现,有的囿于狭小的区域,还有的缺少理论总结和著 述,大都逐渐萎缩或湮没了。 现将这六个流派的研 究现状综述如下。 1 流派创始人研究 关于创始人的研究,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 派 、 张汉臣小儿拿流派及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研究 文献较多;湖南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和北京的小 儿捏脊流派,文献较少;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没有 流派创始人的文献。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创始人是徐谦光,代表人 物是李德修。 如葛湄菲等 [1] 述,徐谦光自 1877 年完 成了《推拿三字经》,创建了三字经流派推拿,其著作 虽未出版 , 但在民间流行,其后未有传人。 真正将三 字经流派推拿发扬光大的是青岛市中医医院李德修 先生。 李德修,又名慎之(1893~1972 年),山东威海 市北竹岛村人。 遇威海清泉学校校长戚经含,怜其 疾苦,遂赠清代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一书,并悉心 指教,经 8 年学习,方独立应诊。 1920 年到青岛,在 鸿祥钱庄设诊所,颇具声望。 1929 年自设诊所,求治 者盈门。 1955 年应聘到青岛市中医院工作,任小儿 科负责人 [2] 。 自此 , 李德修将三字经流派推拿专用于 治疗小儿病症 。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的创始人是张汉臣 , 据田 常英 [3] 述,张汉臣,字新棠、贻桐、赓戊。 山东蓬莱县 人(1910~1978 年)。 少年即随师学习中医内科,熟 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及 中医儿科和小儿推拿名著 。 于 1925 年拜本县推拿 名医艾老太为师,自此,致力于小儿推拿事业。 1930 年独立行医,1957 年应聘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建小儿推拿室开展小儿推拿疗法 [4] 。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创始人是孙重三。 殷明 等 [5] 述,孙重三(1902~1978 年)是山东省荣成县埠 柳公社不夜村人。 20 岁时拜老中医林椒圃为师, 1959 年调山东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及其附院任推 拿科主任,开展小儿推拿疗法。 湖南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的创始人是刘开运。 据赵卫等 [6] 述,刘开运出身中医世家,苗汉后裔,御 医后代,家族业医已三四百年,祖传中医、草医、推拿 三套绝技,融汉、苗医于一炉,独树一帜。 曾担任中 华推拿学学会副主任,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 儿推拿学》,为国内唯一精通中医、草医、推拿的名老 医师,主要从事小儿推拿研究。 北京的小儿捏脊流派,其创始人是冯泉福。 据 吴栋 [7] 述,冯泉福(1902~1989 年),号雨田,北京人。 其父冯沛成及祖父皆业医,精通小儿捏积术。 冯泉 福是冯氏捏积术的第四代传人,其医德医术闻名遐 迩。 无论于医务界或患者中,他的名字早已被“捏积 冯”取而代之。 冯泉福幼时即受家父医学思想的熏 陶,20 岁时随父亲开始学习捏积术,1928 年独立行 医,1959 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并始终负 责儿科的捏脊工作 。 2 流派学术特点研究 山东的小儿推拿三大流派和湖南的刘开运小儿 推拿流派,学术特点明显,研究者较多;北京的小儿 捏脊流派及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也有一些研究论 文发表 。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 , 学术特点非常明显 : 第 一 , 偏重望诊及五脏辨证 , 李德修潜心于望诊 , 患者 入室 , 举目一视 , 即能说出病情 [2] 。 第二 , 取穴少而 精 , 善用独穴 。 本派每次取穴 3~5 个,有时采用独 穴治病 。 第三 , 推拿时间长 , 手法频率高 。 第四 , 以清 法见长 [8] 。 第五 , 手法操作简单 。 第六 , 以推拿代替 药物 [9] 。张汉臣流派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重视望诊,其 内容多而详实 ,尤以望面色和望鼻最有特色。 第二, 在治则上是以治本为主,严守“补虚扶弱”或“补泻兼 治”的法则。 把小儿推拿概括为一掌四要:一掌即掌 握小儿无七情六欲之感 ,只有风、寒、暑、湿、燥、火、 伤食之证的生理特点。 四要包括一要辨证细致,主 次分明;二要根据病情,因人制宜;三要取穴精简,治 理分明;四要手法熟练,刚柔相济 [10] 。 孙重三流派的特点是:第一,首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