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煤矿工人的孩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妈妈回答:“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因为煤太多了”。“为什么”妈妈沉默了。 一会儿,孩子又问妈妈:“我想喝牛奶”,妈妈回答:“老板全倒在大街上了”。“你不是在牛奶公司上班吗?为什么”。“我也失业了,没钱,因为牛奶太多了”。“这又是为什么”妈妈沉默了。孩子又问:“爸爸呢?”“与麦克叔叔商量罢工的事情去了”“奶奶和爷爷呢”奶奶饿死了、爷爷到垃圾场拣今晚的晚饭了”“我们不是有存款吗?”“全买了股票,股市崩溃,钱全没了”孩子疑惑地看着妈妈,费解地又问道:“这到底怎么了?这一切是为什么呀”…… 2、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二、面对经济大危机,看胡佛的——杯水车薪 2、“胡佛村”反映了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 A、股市崩溃,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 B、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C、市场萧条,世界贸易额剧减 D、生产过剩,大量产品被毁坏 (2007·广东单科·2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内容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整体感知】 第一框题 世界经济大危机 第二框题 杯水车薪 ——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第三框题 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狂跌(标志着经济危机爆发),并且形成连锁反应,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形成了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标志——“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抛售了股票近1300万股。股价下跌的速度快得连自动记录机都跟不上。 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 思考: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哪里?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1)美国方面: (2)世界方面: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贫富差距扩大 市场相对狭小 现象?问题? 材料二: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分期付款膨胀 盲目扩大生产 盲目提前消费 现象?问题? 材料三: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银行本身也卷入股市。通过证券市场聚集来的资金重新回到股票市场,从而带动了股票狂涨。 股票投机过度 金融市场不稳定 现象?问题? 2、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 贫富差距过大 分期付款盛行 股票投资过度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直接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一览表 ? 工业生产下降 工厂倒闭家数 失业工人人数 整个工业倒退年代 英国 46.20% 14万 1300万 1905-1906 美国 23.80% 3.2万 300万 1897 法国 39.90% 5.7万 150万 1911 德国 40.60% 6万 600万 1896 3000万 300万 85万 近300万 600万 1700万 失业 人数 2/3 50% 50% 69.1% 70% 贸易 缩减 1/3 8.4% 16.5% 28.4% 40.6% 46.2% 工业 下降 世界 日本 法 英 德 美 3、本次大危机有哪些主要特点? ①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 ②波及范围特别广;(部门、地域) ③破坏性特别大; 等待救济的儿童 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 大量产品被销毁,许多人死于饥饿。 美国失业者在纽约的贫民经济救济所等候 各国失业人数剧增 观点一: 胡佛: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存在于美国之外……欧洲大战的邪恶后果。 观点二: 罗斯福:数百万人被送去工作,但他们的双手制造的产品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钱包的购买力……根据无情的供求关系规律,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生产将被迫终止,结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