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 腰椎间盘突出症.docVIP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 腰椎间盘突出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 病名 (一) 中医:腰痹 (二) 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 诊断 (一) 中医诊断:腰痹。根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ZY/T001. 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1年颁发的《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制定。 1、 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 腰痛史。 2、 常发生于中、老年(尤以30-65岁居多)。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 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患病部位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腰活动受限。 5、 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伸力减弱。 6、 X线摄片: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 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六版教材进行诊断。 1、 症状: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紙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 下肢痛重于腰痛。 2、 体征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 变四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两种征象。神经根张力试验 无论直腿抬髙试验 或股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阳性。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 包括X线、CT、MRI或特殊造影等异常 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三)鉴别诊断 1、 中医鉴别诊断: (1) 肾俞虚痰:此病早期腰部隐隐酸痛,逐渐疼痛加剧,病变部位渐 渐肿起,形成脓肿,溃破之后,疮口流脓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久则 疮口凹陷,易形成痿管,难以收敛,伴身体消瘦,午后潮热,骨蒸盗汗, 咽千口燥,食欲减退;或咳嗽痰血等。 (2) 石淋:主要症状: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痛引少腹,连及外阴,尿中 带血。 2、 西医鉴别诊断: (1) 腰椎结核:二者都有腰痛,腰椎结核疼痛多为钝痛或酸痛,疼痛 程度稍轻,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可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午后低热,食 欲不振,身体消瘦等慢性消耗性表现,行X线检查可发现其他部位的结核 灶。 (2) 尿路结石:主要症状为疼痛:腹部绞痛,或腰部、上腹部的钝痛, 血尿: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等症状。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1)血瘀气滞证 症状:近期有外伤史,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 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病机:腰部跌扑损伤,体位不正,腰部用力不当,损伤经脉气血,经 络气血阻滞不痛,瘀血留着腰府。脉络受损,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致局 部瘀阻不通则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白昼稍有活动,夜卧气血又阻则日 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舌脉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行气,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芜10-15g 川苇10g 桃仁10g 红花10-15g 羌活10-15g 没药10g 当归10-15g 五灵脂10g 香附10-15g 牛膝10-15g 地龙10g 甘草5-10g 服法:两日一剂, 水煎取汁600-1200 毫升,一日三次,每服100-200 毫升。 湿热痹阻证 症状: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 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病机:感受湿热之邪,湿性趋下,湿热阻遏肢体气血运行,不通则痛, 发为本病。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自拟清热宣痹汤 秦芜10g 防己10g 炒梔子10~15g 蕙仅仁15-30g 蚕砂10g 滑石10-20g 赤小豆10g 法半夏10-15g 苦杏仁10g 厚朴10-15g 白术10-15g 红花10-15g 白芍10-20g 全蝎3-10g 建曲10-20g 稻芽10-20g 甘草5-10g 加减: 湿偏重者,酌加猪苓、泽泻。 热偏重者,酌加知母。 服法:两日一剂,水煎取汁600-1200毫升,一日三次,每服100-200 毫升。 气阴不足夹瘀湿证 症状:腰部疼痛,痛有定处,腿软无力,汗多,纳食差,便秘或粘滞 不爽,咽干口渴不欲饮或少饮,面色潮红,倦怠乏力,烦躁易怒,失眠、 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质红紫,苔少而腻,脉弦细或弦紧。 病机:中、老年病人体质下降,肝、脾、肾气不足,若劳神太过,易 伤脾胃,“脾为则后天之本”,脾虚则水谷运化无力,气血亏虚,一方面则 致肾肝精血乏源,肾主骨、肝主筋,筋骨无以濡养,故易发本病证。另一 方面脾虚失运则水湿内生,水火相炼,必生湿热。 治法:益气养阴、祛瘀通络、除湿止痛 方药:左归丸合四物汤加减 当归1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