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的故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林的故事 废名 二、作家资料 说废名的生平 冯健韦 [一] 废名,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城关人。一九○一年十一月九日(辛丑年九月二十九日)生。祖父原是蔑匠,即制作竹器(包括家具)的手工业工人;父亲是读书人,以教书为业;两个叔父经营商业(开布店)。当时冯家是大家庭,渐渐置了一些田产,盖了一重新屋,是小康之家。废名兄弟三人,都是读书人,都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后来也都是小学教师。废名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幼时在家乡私塾里就读,十五岁离家到省城武昌上中学、上师范、当教师;一九二二年二十一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英文学系;一九二七年张作霖入北京,改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堂,他离开北大一年多,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卜居于西山正黄旗的村舍里,到北大恢复开学时回校继续在英文学系读书,至一九二九年毕业,后来在北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教散文习作和现代文艺。这样直到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全面抗战开始,废名毅然脱离故都,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南归,于一九三七年冬回到故乡黄梅避难。起先住在县城里的家中,后因日本侵略军逼近,举家迁至乡间。一九三八年夏,县城沦陷。一九三九年秋,早已由县城迁至北乡山中的国民党政府办起了小学,乃至金家寨小学任教师,教国语和自然。一九四○年春开办初级中学,改任中学教师,教英语。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自西南迁回北平,废名于一九四六年秋离故乡重新任教于北大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讲授《论语》、《孟子》、陶渊明、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一九五二年,由北大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任教授,讲授鲁迅、杜甫、美学等课程。一九六七年九月,在“文化大革命”的大动乱中病逝于长春。 废名在北大求学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新诗、散文,还增结合创作翻译外国的作品和评论,发表于《努力周报》、《语丝》、《骆驼草》等刊物。其小说结集出版者有:《竹林的故事》(北京新潮社,一九二五),《桃园》(上海开明书店,一九二八),《枣》(开明书店,一九三一),《桥》(开明书店,一九三二),《莫须有先生传》(开明书店,一九三二);《桥》之计划,本为上下两部,一九三二年出版者为上部,下部只写出数章,在《新月》《学文》《文学杂志》1上发表,因抗日战争发生,没有写下去。抗日战争时期,除写了几篇短文外,没有进行文学创作。一九四七年《文学杂志》复刊,写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在这个刊物上连载,所写的都是战时在黄梅乡间避难和教书的事,共发表了十七章,全书未写完。废名的新诗和散文,散见于报刊,作者自己没有集印过。其理论著作,三十年代有《谈新诗》十二章,为在北大教现代文艺之讲义;四十年代续写《谈新诗》四章;五十和六十年代有《跟青年谈鲁迅》(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五六)、《鲁迅研究》、《杜甫研究》、《美学讲义》、《新民歌讲稿》等。 以上是关于废名的生平和著作的简略的叙述。笔者想这样先给读者一个轮廓,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抓住几个要点作进一步的介绍和说明,使读者对这位作家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印象。 〔二〕 关于作家的故乡—— 黄梅是湖北东端之一县,东邻安徽之宿松,南临长江,对面是江西之九江和庐山,北靠大别山。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是鱼米之乡,人民勤劳朴实,富于革命精神。唐王仙芝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曾与朝廷的军队激战于此,王仙芝被杀害于此,黄梅多云山有王仙芝墓。黄梅又曾是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军作战的重要战场。2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和抗日战争中,黄梅的斗争也是很激烈的,在这里,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前赴后继,不断地进行着英勇的斗争,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废名的堂弟冯文华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员和群众领袖之一,一九二七年壮烈牺牲于敌人的屠刀之下,废名曾于一九六四年写《冯文华烈士传略》纪其事,其中说:“文华留给人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共产党员背叛了自己出身的家庭的形象。”“文华以共产党员任国民党部常务委员。当时的群众无论有什么事情都说着:‘去找常委’。言下就是去找文华。他和群众的关系真是好。”又说,“文化是黄梅在大革命时代农民运动声势浩大之下突遭反革命毒手最早牺牲的烈士。”由此可见黄梅当时革命斗争情景和人民革命精神之一斑。但就废名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来说,尽管他“原来是很热心政治的人”,这在他的某些作品里也有所表现,但“终于是逃避现实”,“最后躲起来写小说乃很象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3 那么家乡对于废名印象和影响最深的是什么呢?是它的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他自己曾这样说,他幼时在私塾里所受的教育“完全与我无好处,只有害处”,“只有‘自然’对于我是好的,家在城市,外家在距城二里的乡村,十岁以前,乃合于陶渊明的‘怀良辰以孤往’,而成就了二十年后的文学事业。4他在北平写了四句话题赠友人:“小桥城外走沙滩,至今犹当画桥看。最喜高底河过堰,一里半路岳家湾。”这就是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