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臺北市第 16屆中小學及幼兒園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
類別
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高中組)
題目
從文學窗口遇見城市風景 :城市文學課程的理念與實踐
學校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作者
莊嘉薰、黃品璇、白依渟、姚雅文
1
目次
摘要與關鍵字 3
壹、緒論4
一、研究動機4
貳、課程理念與特色 5
一、城市文學課程的理念 5
二、城市文學課程的特色6
参、行動方案的歷程與實踐步驟9
一、城市文學課程的產生歷程 9
二、城市文學課程的設計與實踐 17
肆、學習成效與課程評量23
一、學生學習成果舉隅23
二、課程目標與課程實施成效分析27
伍、省思與展望30
一、教學成效 30
二、教學省思 31
三、未來展望 31
2
摘要
城市文學課程,為本校領先計劃校本課程中由國文科規劃的特色課程。課程
理念架構及教材編纂透過科內教師組成社群,對話討論分工合力完成。課程設計
以學校社區為中心,輻射至大臺北,配合主題導讀區域性強烈的名家選文,並鼓
勵學生實地考察,讓學生對每日生活、生長的場域,有更細緻深層的文化觀察。
城市文學課程對於師生皆是全新的體驗:就教師言,社群合作翻轉從前獨自
奮鬥備課的景況,讓教師在團隊創意激盪下 ,不斷成長。就學生言,該課程突破
傳統國文課程「尚友古人」的抽象文化薰陶,鼓勵學生與生長的城市直接互動 ;
教材中「四平伊通」、「民權東路」等主題,使學生有「人不親土親」之感。課程
以多元評量取代紙筆測驗,學生透過分組製作 「專題報告」、「走察地圖」及個人
「文學護照手工書」、學習單,培養多元能力。
本行動研究針對該課程的理念與實踐作一記錄與分析,不僅希望將此一美好
的教學經驗以文字封存,更希望作為未來特色課程規劃上精益求精的基石。
關鍵詞:國文科特色課程、城市文學
3
壹 、緒論
一、研究動機
近幾年,在教育部積極推動教學改革的氛圍下,一連串的改變計畫,為實際
教學現場掀起一波波的漣漪,在秉持著有益於學生,便願意去嘗試的教學理念下,
身為國文科教師的我們,便一直積極思索並落實創新課程設計,期許在課程規劃
與實際教學上,更能貼近學生生活,以實際生活經驗連結抽象的語言文字,使課
本教材成為學生生命中一段能自我詮釋、有意義的文字,而非應付考試、了無生
氣的符碼。因此,在國文領域中,不論是從小單元的創新教學設計甚或創造出全
新的課程,都可以見到老師們力求突破的用心與痕跡。
而在教學改革的時代浪潮中,恰逢在學校的努力之下,通過了臺北市的領先
計劃,因此,在校本課程的推動有了豐厚的資源,可以提供校方與教師作課程創
新的嘗試,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文學這一門課程於是乎開立了。相較於舊有的
國文學科課程運作與實施的模式,在城市文學課程的誕生與實踐過程中,我們有
了一些改變:
1 課程規劃的方向配合學校特色與願景,真正落實「校本課程」的精神。
2 課程設計及教材內容,全由本校國文科教師討論與編纂 ,跳脫坊間教科書廠商
提供教材的模式 。
3 課程活動的實際執行方式,透過教師專業社群定期的對話分享來作隨時調整與
修正,從過去自己的教學問題自己解決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團隊分享合作的方式。
4 取消定期考試、紙筆測驗,改採多元評量的方式,改變學生對學習與驗收的定
義。
5 課程結束時實施問卷調查,整理調查結果,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作為下學期
課程與教學活動修正之參考。
正因城市文學這門課程在幾個面向上與傳統國文課程有相異之處,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