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pptVIP

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一: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可把手指砍掉。 ——摘自《世界史大事记》 材料二:有些人只想到自由而忘却了义务。使用地主土地不给地主服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 ——摘自沙皇的《特别宣言》 (1)材料中“有些人”指什么人?其所说义务本质是什么?“我”在该历史事件中是怎样主持公道的? (2)看了上述材料,你对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新的认识? 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1861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者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民的希望,他给予人民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日呢们所梦想和所需要的-----我们不需要沙皇----我们想要一个实在的人,他理解生活,也理解选择他的人民.” 材料二 1876年一封建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万岁’!‘万岁’!直到激动的人群追着他的马车跑过去,沙皇都没有露面.” 材料三  1978年一历史学家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意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任务对待改革法令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题二,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 答案提示: 问题一:前者十分否定,后者充分肯定 问题二:同意.因为封建残余严重存在;私有农民改革后生活状况仍然恶劣,引发新的频繁起义;赎金远高于当时地价 俄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但其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依然使它相对落后。 ②不过俄国的国土广阔,内部资源、市场潜力较大,因此俄国的近代化可以依赖于内部发展和建设,这也是它的特殊之处,与日本不同。 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 1.英国、 法国、 美国通过革命的途径比较早的走上近代化道路 2.德、意、通过统一战争;日本通过改革的途径走上近代化。 并且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走了一条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十分明显 3.中国走了改革与革命并举的近代化道路 拥有12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西伯利亚,却基本上是浩瀚无际的“处女地”,生活在那里的大约100万土著人尚处于部族状态。俄国对西伯利亚的征服完成于1582至1689年,并从1648年起开始向那里殖民,但在其早期开发阶段(1648—1860年)280年间移民仅四五十万,且主要成份是被放逐的罪犯,1820—1890年,平民在移民中也只占1/4。1861年废除农奴制,1900年取消流放制,特别是俄国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的失败,使俄国感到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在其战略上的重要性,始逐步加快其对西伯利亚的开发,举措之一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说过:“真正伟大的民族 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 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他们的妻子与“罪犯丈夫”断绝关系,为此他还专门修改了沙皇法律不准贵族离婚的法律:只要哪一位贵妇提出离婚,法院立即给予批准。 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坚决要求随同丈夫一起流放西伯利亚!迫于情势,尼古拉一世不得不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但政府紧接着又颁布了一项紧急法令,对她们作出了限制:凡愿意跟随丈夫流放西伯利亚的妻子,将不得携带子女,不得再返回家乡城市,并永久取消贵族特权。这一法令的颁行,无异于釜底抽薪,这就意味着:这些端庄、雍容、高贵的女性将永远离开金碧辉煌的宫殿,离开襁褓中的孩子和亲人,告别昔日的富足与优裕!     叶尤杰琳娜·伊万诺夫娜·特鲁别茨卡娅是她们中第一个在西伯利亚监狱里与丈夫相会的。特鲁别茨卡娅在后来的回忆中是这样描述她和丈夫相会时的情景:谢尔盖向我扑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阵脚镣的叮当响声使我惊呆了!他那双高贵的脚竟然上了镣铐!这种严酷的监禁使我立刻理解了他的痛苦、屈辱的程度。当时,谢尔盖的镣铐如此激动了我,以致我先跪下来吻他的镣铐,而后才吻他的身体......。 * 繁重的体力劳动 生活极端贫困 富裕的农奴主家庭 著名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普希金饱含神情地歌颂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望你们保持高傲的容忍, 你们悲惨的劳动, 崇高的志向不会消泯。 不幸的忠实姐妹--希望 在阴暗的地窟之中, 会唤起锐气和欢欣, 憧憬的时辰即将来临。 穿过阴暗的牢门, 爱情和友谊会达到你们身边, 正像我那自由的声音, 来到你们苦役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