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以上两个小故事反映了什么? 小故事一: 朱元璋:听说爱卿家昨天晚上请客了? 大学士宋濂:我请了几位好朋友,请厨师烧了些菜。 朱元璋:卿家没有欺骗我。 小故事二: 钱宰(摇头晃脑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朱元璋(见钱宰);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钱宰吓得忙磕头请罪) P22 明朝皇帝为什么能知道大臣的种种私事? 1、建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 P21-22 一、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 皇帝得知这些情况后为什么还要当众明知故问? 为震慑群臣,以特务行动加强对官吏意志的控制,显示皇帝的绝对权威。 如果当时的大臣没有如实回答皇帝,结果会怎样? 2、设立“廷杖”制度 p22 一、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 “廷杖”制度的设立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 ——堵塞了进谏言路,助长了厂卫的气焰。 廷杖制度始自明朝,清代被罢止,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的一项酷刑。一旦哪位倒霉官员触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至行刑地点午门。在那里,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一左一右早已严阵以待。受刑者裹在一个大布里,随着一声“打”字,棍棒就如雨点般落在他的大腿和屁股上。行刑者为锦衣卫校尉,他们都受过严格训练,能够准确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地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这两人两脚象八字形张开,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条活命;反之,如果脚尖向内靠拢,则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杖完之后,还要提起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摔下,此时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条命。 比较,这两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变化? 一、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 3、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增设内阁制 4、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 丞 相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②各朝丞相多导致专权乱政;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原因) 根据材料说说朱元璋为什么要罢丞相? 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措施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2、影响 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3、评价(积极?消极?)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创立 明朝 内阁的创立 但是,明朝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朱元璋时期,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明成祖始开内阁于文渊阁,延揽大学士,正式有“内阁”之名。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 文渊阁 布政使司 民政和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军政 监察和司法 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ACK 小结:明朝的强化君权措施P21-22 1、建立厂卫特务机构;(直接归属皇帝) 2、设立“廷杖制度”,处罚官吏; 3、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设内阁制; 4、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 清朝时,皇权进一步加强。 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的过程 1、清初:仿效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2、康熙帝:设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 3、雍正帝:设军机处,皇权发展到顶峰。 南书房 军机处值房 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年间,当时清朝在西北边疆频繁用兵。按惯例,军机大事应由内阁处理。可内阁离皇宫较远,办事不便,且人员杂,容易泄漏机密。雍正干脆把几个亲信大学士调到乾清门西边的几间平房里值班。每天清晨六点钟,皇帝亲自召见他们,口授圣意,命他们草拟圣旨,经皇帝审阅后下发。雍正皇帝每天与军机大臣一起,处理各地呈送的文书,迅速批转给内外官员办理,手续简便,行事快捷。封建君主专制的职能因此大大加强了。 设立军机处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 军机处 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