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灸量选择一览表 灸量 项目 小炷少灸 大炷多灸 性别 年龄 体质 女性、 儿童、老人 久病、体虚者 男性 青壮年 新病、体壮实者 施灸 部位 头面、四肢、胸背、肌肉浅薄处 腰腹、肌肉丰厚处 病情 风寒袭表、上实下虚 沉寒痼冷、脾肾阳虚、中风脱证、亡阳(亡阳者灸之不计壮数,直至阳气恢复为止) 3.灸法补泻 1)灸法补泻的原则: “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2)操作方法 补法:点燃艾炷,不吹其火,待其自灭。艾灸火力温和,持续时间长,渗透力强,使真气聚而不散。 泻法:点燃艾炷,口吹其火,使其快燃速灭,促使邪气消散。 施灸注意要点 1.诊室环境 ,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烟雾过浓污染。 2.施灸时注意安全,防止艾火脱落,烧损皮肤、衣物。 3.灸疗中若发生晕厥要及时处理,方法同晕针。 4.对于过饥、过饱、过劳、酒醉、情绪不稳定者,不宜立即施灸。 5.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该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 6.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 先阳后阴 先上后下 先少后多 先后顺序 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头部,后灸四肢 施灸壮数先少后多 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一般灸5~7壮。 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 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蒜泥一层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未溃疮疖、乳痈)及虫、蛇、蝎、蜂蜇咬伤等病证。 清热解毒、杀虫 (3)隔盐灸 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一般灸5~9壮。 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 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 回阳、救逆、固脱 (4)隔附子灸 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油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 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阳虚的阳萎、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的病证。 (5)隔胡椒饼灸 以白胡椒末适量,加面粉和水制成厚约0.5cm,直径2cm的圆饼,使中央呈凹陷形,置适量药末(如丁香、麝香、肉桂等)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次灸5~7壮,以觉温热舒适为度。 胡椒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面部麻木等症。 (6)隔豆豉饼灸 用淡豆豉末加黄酒调和,制成与施灸部位大小适宜的饼,厚约0.6cm,软硬适中,放于施灸部位,上置艾炷灸之,勿使皮破,每天灸1次,以愈为度。 豆豉味苦性寒,功能解表发汗,除烦。此法可用于治疗痈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溃后不敛,疮色黑暗等,可促使疮口愈合。 (二)艾条灸 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称为艾条。点燃艾条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条灸。艾条灸可分为悬灸和实按灸两种。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温和灸促进混合痔术后组织修复的临床研究 温和灸法治未病 适应症:慢性病、虚证。 艾条灸 (2)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端对准施灸部位,如鸟雀啄食状,一上一下,一起一落,忽远忽近地移动施灸。一般每穴灸5-10min,灸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多用于晕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 雀啄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雀啄灸治疗术后腹胀 雀啄灸治疗足跟痛38例 适应症:急性病、实证。 (3)回旋灸 施灸时艾条点燃端距离施灸部位的皮肤2~3cm,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灼痛,每穴灸10~15min,移动范围在3cm左右。 适用于风湿痹痛、神经性麻痹、皮肤病等。 适应症:筋脉痹阻、风湿痹痛。 2.实按灸 将点燃的艾条隔数层布或棉纸实按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卷的一端点燃,乘热按到施术部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