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胃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扭转、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中。 2 古代文献中的心痛、心下痛、心气痛,一般即指胃痛。本病的病位在胃,无论是胃腑本身的原因还是其他脏腑的病变影响到胃腑,均可使胃络不通或胃失濡养而导致胃痛。多由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各种病因引发。其中,实证多因于肝,虚证多涉及脾。但无论何种胃痛,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是其基本病机。常因饮食不慎、情志不畅、劳累、受寒等因素而诱发或加重,常反复发作。 3 临 床 表 现 本病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常伴有胃脘部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吞酸嘈杂等症状。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或纤维胃镜等检查,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辨 证 分 型 凡胃痛发作较缓、隐隐作痛、喜暖喜按 或食后痛减者,多属虚证。 虚 证 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加重,食后痛减,劳累、受凉、生冷饮食后发作或加重,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 胃脘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 胃阴不足 凡胃痛发作较急、痛势较剧、按之痛甚或食后加重者,多属实证。 实 证 胃痛因感受寒邪而暴作,畏寒喜暖,苔薄白,脉弦紧。 寒邪犯胃 因暴饮暴食而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苔厚腻,脉滑。 饮食停滞 胃脘胀满而痛,连及两胁,嗳气反酸,喜叹息,情绪不佳则痛作或痛甚,脉弦。 肝气犯胃 胃脘疼痛(多呈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不利。 瘀血停滞 基 本 治 法 虚证健脾益胃止痛,脾胃虚寒针灸并用,补法;胃阴不足只针不灸,补法或平补平泻;实证理气和胃止痛,以针刺为主,寒证加灸,泻法。 治 则 中脘 内关 公孙 足三里 处 方 寒邪犯胃—加神阙、梁丘—散寒止痛; 饮食停滞—加梁门、建里—消食导滞; 肝气犯胃—加期门、太冲—疏肝理气; 瘀血停滞—加膈俞、阿是穴—化瘀止痛; 脾胃虚寒—加神阙、气海、脾俞、胃俞—温中散寒; 胃阴不足—加胃俞、太溪、三阴交—滋阴养胃。 加 减 4 取胃、十二指肠、脾、肝、神门、下脚端。每次选用3~5穴,毫针浅刺,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2~3日更换1次。 耳 针 取中脘、至阳、足三里等穴,以双手拇指或中指点压、按揉,用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令病人行缓慢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即可止痛。 指 针

文档评论(0)

cl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医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