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印工序 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彩印工序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FSC/ZY7.5—1601 实施日期 2003年4月1日 页 次 第6页 共16页 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干燥太慢。干燥速度如果太缓慢,就会导致析出,使导辊污染、粘着。 稀释溶剂的干燥速度太慢,用专用溶剂不能充分满足要求时,应用快干溶剂。 版深度过于深,如果不得不采用较深的版深度时,应使用快干溶剂,并放慢印刷速度。 烘干机的能力不足,烘干能力主要应依靠风量(或风速),而温度则是在其次。 印刷速度提高太快,印刷速度应由烘干机来决定,同时也要看包括残留溶剂量的程度在内的油墨好坏而定。 跑色。阴影部分的油墨转移状态形成细小的浓淡不均,很不好看。尤其是绿色系的印刷上特别多见。 凹版的浓度太深,油墨的粘度太低,采用干燥快的溶剂,以高粘度的油墨印刷,可尽量提高印刷速度,加快干燥。检查是否错用了溶剂,以及不同种类油墨的混合错误,更换新的油墨。 由于某种原因影响了油墨的流动性,绝对不允许跑色时,应在制版时改变网的角度和线数。 油墨的温度低,在使用前用热水等加温。 卷曲。这是一种印刷物向内侧卷曲的现象,不仅制品难看,而且给二次加工带来困难。 溶剂造成的薄膜膨胀,应和油墨厂联系,改为尽量不使用薄膜膨胀的溶剂。 油墨膜和薄膜因温度、湿度变化而产生的膨胀率不高,应尽可能选用含可塑化自由载体的油墨。此外从制版上想办法(尽可能以较浅的版深来再现色调)以及在薄膜背面涂布防卷曲剂等也是一种方法。 导辊引起的故障。印刷涂膜附着于导辊上,形成污染,在油墨膜上 产生点空白或斑痕。 彩印工序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FSC/ZY7.5—1601 实施日期 2003年4月1日 页 次 第7页 共16页 油墨的干燥速度和印刷速度不相配,应使用快干溶剂或降低印刷速度,并充分发挥冷却辊的作用。 油墨与薄膜粘接不良,应在油墨中添加石蜡,以增加其剥离性和耐磨擦性。 起皮。油墨盘中的油墨有一部分表层干燥,形成一层皮膜。这一皮膜附着到滚筒上,版面形成凹凸不平、刮刀痕、污染的现象。 油墨干燥过快,或是流动性差,油墨沉淀并已干燥,就不使用干燥过快的油墨,变质现象有损于油墨的流动性。在油墨盘中飘浮一些聚乙烯管也是一种办法。 油墨盘的结构不好,产生不流动的滞留部分,从干燥机漏出的空气烘干了油墨的表层,设法将油墨盘制成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能均匀流动的式样。此外,应使干燥机的排风量稍大于送风量,并防止空气从烘干机漏出。如果干燥机漏风则应采取覆盖措施,不使风吹到油墨上。 反粘印。前一版印刷的油墨又到下一版的版面上的现象。 油墨的粘着力不充分,可参照(粘合不良)项。 前一版印刷的油墨膜又溶解到下一版面上,对于容易再溶解的油墨型需要注意,第二版以后各版的油墨要使用溶解力较低的溶剂稀释。此外,印刷速度过慢也是一个原因,所以要提高速度。 弧坑 对印刷面进行强热烘干时,表层的干燥进展迅速,被密封到里面的溶剂突然沸腾喷出到表面。急聚地热风烘干只能促进表层的干燥,因此烘干机最好采用低温—高温—低温或者拱型温度曲线式。另外在油墨清化中取好使用干燥慢的溶剂,以减慢干燥的速度。 凝胶化。油墨丧失了流动性,凝固成胶状的现象。 由于低温而胶化,应保持高于凝胶化点的温度并对油墨进行搅拌。 混入异物或错用了溶剂,应检查是否因混入水分而造成变质、混用了不同种类的油墨、或是用错了溶剂。 彩印工序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FSC/ZY7.5—1601 实施日期 2003年4月1日 页 次 第8页 共16页 由于化学反应,对于使用异氰酸酯的两液反应型油墨,如果使用过的残存油墨已经严重变质就不要再用。 光泽不好,没有光泽、没有油墨或清漆所具有的光泽感。 光泽不好大部分是由光照过度引起的,同烘干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光泽不好的多数原因是光照过度。不仅是光照过度,在风量过大、热量不足时,对于获得应有的光泽也是不利的,因此应采取控制风量,充分加热烘干的方法。 重影。在版的未刻蚀部位也转移上影子式的油墨痕迹现象。 油墨附着积累在版的铬面上,没有被刮刀刮尽而转移到了薄膜上,用纸揉擦粘着有油墨的铬面,严重时或试行再镀铬,有时也可以用换新油墨的方法来解决。 前一版面印刷的油墨在下一版的白色空面上再溶解,在下一版面的图像范围之外呈现出浅淡色的影像。低速运转时需要注意。 残留溶剂。印刷物中残留的有机溶剂,除了堵塞、卷曲的原因之外,最后还会导致制品发生臭味。 由于油墨性能的原因,各种油墨的残留溶剂的程度是和所使用的粘合剂有机溶剂气体透过率成反比的,所以可以说是固定的数值,因此应该事先从油墨厂取得各种油墨性能的数据,用快干溶剂来随行人员残留量的方法基本上是没有太大效果。 残留量。残留量的程度可以很容易地用气体色谱仪定量出来,但在异常值时也可以嗅辨出来。 由于油墨涂膜的干燥条件或干燥机效率的原因,使用快干溶剂以及采用不伴有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