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了尽可能降低糖尿病临床漏诊率,医生要重视对每位患者进行常规的血糖及尿糖化验,并酌情进行系统检查,并尽早发现合并症,这对控制和稳定病情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各专科医生要自觉扩大知识面,注重对其它专业疾病的诊断,这是提高临床准确率、减少漏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200微克/分钟,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 1、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2、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3、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4、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5、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6、其它症状 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 降血糖、稳血压、调血脂、防血粘 众所周知,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治疗目的就是使病人有基本正常的代谢水平,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让他们有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正常地生长、生活、工作。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与糖尿病患者的4个杀手———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粘做斗争。 降血糖 控制糖尿病,首先就是要控制好血糖。国外已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做过重大研究,发现对1型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可使视网膜病变减少76%,蛋白尿早期肾病减少39%,临床肾病减少54%,神经病变减少60%。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能减少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16%,视网膜病变减少21%,糖尿病肾病减少33%。怎么控制好血糖?不外乎是驾好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五套马车,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具体地说,要使空腹血糖低于140mg/dl(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180mg/dl(10.0mmol/L),而又不发生低血糖。 稳血压 高血压与糖尿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有人把高血压比作“无形杀手”,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血糖高、血脂不正常、血粘也高,再加上高血压,血管进一步收缩变窄,很容易发生阻塞或出血。阻塞的结果就是脑血栓、脑梗塞、心绞痛、心肌梗死、下肢溃烂……国外研究发现,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高血压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更加严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十分注意、经常监测血压的变化。即使血压不高,每3个月也必须监测血压1次。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压药之前,必须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善,包括多进高纤维低脂少钠饮食、减肥、忌烟酒等,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时,应立即服用降压药。如果他们用了药血压还高,那就一律要换药或者加药,务必使血压至少保持在低于140/90mmHg的水平。 调血脂 糖尿病患者血脂容易不正常,主要表现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该低不低,高密度脂蛋白该高不高,结果造成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病增多,严重者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血脂异常症患者肥胖、高血压、痛风、肝胆及胰腺疾病的发生率也增高,必须加以防治。血脂异常症的主要预防方法,首先应该是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减少食物中总热量特别是高糖、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戒烟并少饮酒,增强体力活动,避免或者逆转肥胖。经常参加锻炼对减肥和调脂也十分重要。另外,定期查体以及早发现并有效治疗血脂异常症也是重要的一环。当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还不能使血脂基本正常时,则应采用药物治疗。目前尚未发现一种完全满意的调脂药,调脂药多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 防血粘 影响血液黏稠度的因素很多,包括血细胞因素(如红细胞数量、大小和形态,血小板功能),血浆因素(如血浆蛋白质、血糖、血脂、纤溶活性)以及血管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