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复合材料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1 预成型体 碳/碳复合材料预成型体所用碳纤维、碳纤维织物或碳毡等的选择是根据复合材料所制成构件的使用要求来确定的,同时要考虑到预成型体与基体碳的界面配合。如选择刹车片材料,一般多采用非连续的短纤维或碳毡来作增强相,以提高刹车片的抗震性;而一些受力构件则多采用连续纤维;在三维编织预成型体时,一般要求选择适于编织、便于紧实并能提供复合材料所需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的连续纤维。 1 – 2 基体碳 典型的基体碳有热解碳(CVD碳)和浸渍碳化碳。前者是由烃类气体的气相沉积而成;后者是合成树脂或沥青经碳化和石墨化而得。 1) CVD碳: 主要以来原料有甲烷、丙烷、丙烯、乙炔、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 CH4(g)? C (s)+ 2H2(g) 沉积根据不同的沉积温度可获得不同形态的碳,在950 ~ 1100?C为热解碳;1750 ~ 2700?C 为热解石墨。 2)树脂或沥青碳: 碳纤维预制成型体经过浸渍树脂或沥青等浸渍剂后,经预固化,再经碳化后获得的基体碳。浸渍剂选择原则如下; (1)碳化率(焦化率):碳化率高的浸渍剂可提高效率,减少浸渍次数。 (2)粘度:要求粘度适当,易于浸渍剂浸渍到预制成型体中。 (3)热解碳化时能形成张开型的裂缝和空隙,以利于多次浸渍,形成致密的碳/碳复合材料。 (4)碳化后收缩不会破坏预制成型体的结构和形状。 (5)形成的显微结构有利于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 2)树脂或沥青碳: 沥青是一种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在300 ~ 500?C温度以上可经历以下碳化过程: (1)低分子量物质的挥发气化、脱氢、缩合、裂化和分子结构的重排,形成平面型芳环结构。 (2)各向同性液态沥青在400?C温度以上可形成中间(Mesophase)。 (3)中间相又畸变变形,聚结并固化成层状排列的分子结构。 (4)这种层状排列的分子结构在2000 ~ 2500?C以上时有利于形成各向异性的碳 – 石墨结构。 2、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CVD(CVI)工艺原理 一般认为,CVD(CVI)经历以下过程:1)反应气体通过层流向沉积基体的边界层扩散;2)沉积基体表面吸附反应气体,反应气体产生反应并形成固态和气体产物;3)所产生的气体产物解吸附,并沿边界层区域扩散;4)产生的气体产物排除。 CVD(CVI)过程受反应温度及压力影响较大。一般低温低压下受反应动力学控制;而在高温高压下则是扩散为主。工艺参量温度、压力、反应气体流量及载气的流量、分压都会影响到CVD过程的扩散/沉积平衡,从而影响碳/碳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性能。 1)CVD(CVI)工艺原理 在CVD(CVI)过程中为防止预成型体中孔隙入口处因沉积速度太快而造成孔的封闭,应 控制反应气体和产物气体的扩散速率大于沉积速率(图11 – 4)。 在CVD(CVI)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导入载流气体,如氢、氩或氮等,起稀释反应气体的作用,目的是改善反应气体的扩散条件。 图11– 4 扩散与沉积速度对空隙封闭影响 2)CVD(CVI)工艺 控制好CVD(CVI)过程沉积和扩散达到合理平衡是保证碳/碳复合材料密度和性能的关键。影响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力(图11-5)。 图 11 – 5 反应温度、压力及气体流量对沿空隙沉积速度的影响 根据温度和压力因素的控制,可分为等温、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工艺等三种基本工艺方法(图11 – 6): 图 11 – 6 碳碳复合材料的CVD(CVI)工艺示意图 2) – 1 等温工艺 将预成型体置于均温CVD(CVI)炉中,导入碳氢化合物气体,控制炉温和气体的流量和分压以控制反应气体和生成气体在孔隙中的扩散,以便得到均匀的 沉积。为了防止孔隙的过早封闭,应使反应沉积速率低于扩散速率。这样沉积速率将非常缓慢。为了提高制品的致密度,需要在沉积一定时间后,对制品机加工,除去已封闭的外表面,然后再进行沉积。如此循环,整个工艺需要长达数百上千小时的时间。 等温工艺的优点是可以生产大型构件,并同时可在一炉中装入若干件预成型体进行沉积。 2) – 2 压力梯度工艺 利用反应气体通过预先台预成型体时牵制牵制强制流动,对流动气体产生阻力而形成压力梯度。随着孔隙的不断填充,压力梯度反而会增加。由于压力梯度工艺中碳的沉积速率与通过预成型体的压力降成正比,所以使用该工艺提高了沉积速度。 该工艺也存在着表面结壳和内孔隙封闭问题,需多次机加工。并局限于单件构件的生产。 2) – 3 温度梯度工艺 利用并控制预成型体内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