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代广州的海上交往.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广州的海上交往 俗海钩沉 摘自广州博物馆编lt;广州历史文化图册gt;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汉代广州的海上≤霉 向晋艳 一 ,史料的相关记载 番禺lt;今广州gt;古代是一个海岸河口港市.早在西 汉前期,番禺就已是海产与珍稀物品聚散的都会.史书 对此记载甚多.lt;淮南子?人间训gt;记载,秦皇又利 越犀之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 五军,……西汉时期,番禺为全国九大都会之一.《 史记(货殖列传gt;记载: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 犀,玳瑁,果布之凑.lt;汉书?地理志gt;的记载则更 为详细,番禺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 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 会也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番禺早在西汉已成为当地特 产和海外舶来品的聚集地. 作为世界上最早养蚕并进行丝织的国家,中国很早 就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为了运输的便利,后来,更开 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历史记载来看,最迟在公元前2 世纪,中国已开辟了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番禺就是南海 . l . , ,. 《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西汉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为广州与海外的交往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我国丝绸 通过海路作为商品,以物物交换的方式,向外传播的最 早记录见于《汉书?地理志gt;.其粤地条记载: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 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 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 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压相类,其州,大,户 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 与应募者俱人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 金,杂缯而往,所至国华廪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 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 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上.……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 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 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这段记载详细地描述了这 条商路所经过的国家及航程.据中外学者考证,日南在 俗海钩沉 今越南中部,当时在中国境内,汉朝在这里设有边防 营垒,即障塞;徐闻,合浦都是汉代南方边防港口; 都元国位于马来半岛;邑卢没国,谌离国,夫甘都卢 国都在缅甸境内;黄支国在印度半岛南部;皮宗国在 新加坡西面;已程不国在今斯里兰卡.由此可见,至 少从公元前2世纪起,广州已开始与海外有交往,并到 达过今日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和斯 里兰卡,回航时也许还经过印尼或新加坡等国. 二,海外交往的物质基础 岭南地区濒临南海,海岸线长,大小岛屿星罗棋 布.番禺更处东西北三江交汇便于东南亚诸国的交往 .由于环境影响,越族人熟习水性,善于用舟.《山 海经gt;记载: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淮南子 ? 原道训gt;: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 人……短袂攘卷,以便刺舟.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岭 南人很早就具有航船的经验. 在越人的习俗中也有这种生活的反映,越人一直 有文身的习俗,相信文身后在水中能被蛟龙认为同类 ,以此避免水中凶猛动物的伤害.《汉书?地理志》 记载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淮南子? 原道训gt;有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 被发文身以像鳞虫. 考古材料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晚期,居住于南海之滨的越族人就已利用舟楫,在东 南沿海巡游并已涉足到太平洋群岛.两汉时期,广州 更加具备有航海所需的物质与技术条件.考古发现足 以证明这一点.秦汉时期,岭南造船业已很发达.而 广州更是迄今有秦汉时期造船遗址发现的唯一地点. 1975年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了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初 步发掘整理出3个船台,船台规模很大,建于黑色粘土 层上.3个造船台呈东西走向,平行排列.经研究,l 号船台与3号船台可建造载重30吨的木船,2号船台 可建造载重50—60吨的木船.l977年在广州中山五 路又发现一处东汉年间的造船遗存,规模比秦汉造船 遗址小一些. 广州汉墓中出土有很多船模,也反映了当时水上 交通发达,水路大宗货运较多的情况.这与北方汉墓 中经常出土车模一样,都是社会地理环境的反映.广 州汉墓出土有l4件木质或陶质的船模,西汉时期的8 件,东汉时期的有6件.广州沙河顶出土的一件东汉船 模,是迄今所知最早有锚,舵装置的船.其船头系锚 ,有防风蓬,船舱内横架八根梁担加固船体,船尾设 舵.这种船型吃水较深,负载量较大,较能抵御风浪 ,适应深水航行. 广州汉代铜器中也常有船纹图案,尤其是西汉南 越王墓出土的一件船纹提筒,反映出早在西汉早期, 出海远航就已有充分可能.这件提简出土于第二代南越 王墓的后藏室.提筒中部有四艘首尾相连的船纹图案. 船的首尾高高的翘起,船上有风帆,武士,俘虏,周围 还有海龟,海鸟,海鱼.船的造型,证明它是用于远航 的海船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