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湟谷地——青海社火.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湟谷地——青海社火 物理081 张学珍 200801181 青海河湟谷地的社火,是最为隆重而又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目之一。演出规模大,时间长,几乎村村都有社火队。青海社火是劳动人民多才多艺的表现。? 社火中的角色称?“?身子?”?,关于?“?身子?”?的来历,关于社火身子的平历有两个民间的故事:? 其中一段是这样说的:春秋战国时代,有一天楚庄王外出回城途中,突然遭到敌军包围。为了安全突围,他听了臣子的献计:以?“?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重赏,雇请了一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挡羊人作?“?替身?”?。他穿王服,戴王冠,骑高头大马,全似楚庄王的銮驾,趁夜色朦胧突围。一路上,茫茫夜色之中,那?“?替身?”?好不威风,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男女歌舞班子随行。楚庄王这时扮作哑巴,脸上抹黑,翻穿挡羊人的皮袄,旁边有武士暗中保护,混在随驾逃难的百姓之中。当他们与围敌相遇时,楚庄王安全脱身,而?“?替身?”?则被敌人当成楚庄王,一路紧跟追杀。?“?替身?”?仓慌逃命,钻进了一家马棚里,爬在槽头上不敢动,纱帽也戴歪了。恰巧这家的主人来贴春联,误将?“?槽头兴旺?”?贴在纱帽上。后来,楚庄王当了七雄之霸,感其舍身教主之忠,为履行诺言便留下年年出灯官、耍社火的惯例。? 至于青海社火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据说明代洪武年间,诸氏巷人耍社火,一个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脚。有人向马娘娘进馋言,说露出大脚是污辱马娘娘,困为马娘娘是有名的大脚,最忌讳别人挖苦她是大脚女人。朱元璋发怒,下令将诸氏人发配到青海,诸氏巷人就一路把社火耍到青海。? 不管民间传说怎么说,高原人通过社火表演来表达自已的快乐和心愿。社火中扮演的灯官及其随行队伍,便是仿照当时突围情况设置的。至今人们还称社火中哑巴是最大的?“?身子?”?,社火队所到之处,哑巴的行动便不受约束。按本地人的说法?“?哑巴子不说话,社火队里数他大?”?。?灯官扮演者便是纱帽歪戴,纱帽正面斜贴着?“?槽头兴旺?”?,背面才是?“?一品当朝?”?四个金字,或牛或马倒骑。? 青海的社火有很多讲究之处,一是到正月初七这天才开始上演(俗称“耍社火”),在城市就是走街串巷,要是在农村就是各村的社火队互相往周边各村送社火。? 青海的社火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社火里设有灯官,也就是像社火队中的头目一样,身穿明朝时期县令所穿衣服,还有衙役在身边护卫,各具回避、肃静等字样的牌文,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充当,还要很能会喝酒的,因为到各村演社火都会给灯官老爷敬酒的。由于带有迷信色彩,所以很神秘。? 社火一开始先响鼓,后由社火头筹备,通知群众装“身子”,练习几天后向邻村送社火,灯官率领秧歌队,龙灯,狮子,高跷,旱船一行,在彩旗前引下进发。接社火一方,备办酒肴饭食,茶烟于一场面的接桌上,然后鸣枪放炮,敲锣打鼓,予以迎接。待灯官人等就位,送方社火头领队拉全场集体牛秧歌,之后按准备的节目分别出场,其他“身子”喝茶吃馍。逐个上演完毕,集体在鼓点导引下拉满场,道谢后离村。整个社火是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曲,杂艺在内的综合性文艺演出。节目繁多,包罗面广,有秧歌,龙灯,狮子,牦牛,旱船,骑驴,高台,高跷,大头罗汉,胖婆娘等。仅舞蹈就有道具舞(旱船,狮子舞,龙舞,金钱棍,滚灯等),情绪舞(八大光棍,拉花姐等),哑剧舞(拉牦牛,打哈熊等),鼓舞(花鼓,腰鼓,太平鼓等),面具舞(大头罗汉等),杂剧舞(高台,高跷,低跷等),表演精彩,引人入胜。? ? 社火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是人们生活的体现,丰富了劳动人民农闲时期的生活,也是庆贺新春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劳动人民们多才多艺的表现。?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结构的多元化,社火这个延续了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形式,如今在各地普遍都出现了表演形式简单化、道具老化、文化品味和传统韵味流失,以及参与人员的积极性降低、观看者和演出人数锐减的现象。 青海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也把内地传统的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又吸取了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舞剧的传统,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春天,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而正月社火,则把每年的迎春活动推向高潮。? 从正月初七开始,社火就闹开了。社火的名目很多,什么耍龙、狮子、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高跷、罗汉、秧歌、高台。打外场的还报儿、官老爷、大哑巴、卖膏药、胖婆娘、傻公子等。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城乡笼罩在欢乐之中。? ? 社火队出发了,敲锣打鼓吹拉琴,披红挂彩好不热闹。最先出发的是报儿,头戴没有顶的草帽,反穿皮袄,用牙关膏沫了眉和胡须,再戴一架用萝卜做成的眼镜,骑马上边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