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治疗.PPT

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治疗.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即可用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又可用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APC-II、III,LC- II、III 和VC 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血容量持续减少,且排除其它可能引起出血的损伤 早期24小时输血>6u,18%要求行动脉造影血管栓塞 1 切开复位内固定或经皮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 对于稳固的固定骨盆环是有用的,但急性期应慎用,因为其可能进入腹膜外腔破坏了腹膜外腔的空间,使内腹膜外血肿压力减小而引起难以止住的大出血 闭事复位和经皮固定: 主要用于后环(如骶髂关节)损伤,且经常联合前环固定,不足之处是其需要特殊的器具 1 损伤机制 低能量损伤:通常引起骨盆边缘骨折或单处骨折,骨盆稳定性一般不受影响    -骑跨伤:多见于老年患者  -撕脱性骨折:青少年及年幼患者多见 1 损伤机制 高能量损伤-通常导致骨盆环的破裂  -车祸、高处坠落、挤压伤  -受力方向有前后挤压(AP force)、侧方 挤压( lateral impacts )、垂直剪切( vertical shear )  -贯通伤:通常引起盆腔脏器及神经血管      损伤 1 1 HOW TO DO? 1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与骨盆环稳定性相关的结构:  -髂腰韧带  -骶髂背侧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髂腹侧韧带  -骶棘韧带  -骨盆后韧带 1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骨盆环的后方稳定结构 1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   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 1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1 骨盆的相关解剖学特性 1 影像学评估 正确的X线摄影  前后位  出口与入口位   拖拉位片   骶髂位   侧位片 动脉造影 CT 三维CT重建  1 影像学评估(前后位) 可以较好的显示:  髂骨  骶骨  耻骨  坐骨  股骨头和股骨颈以及大转子和小转子 1 影像学评估(入口位) X线束向尾部投射,能很好的显示骨盆环的形状,易判断骨盆是否加宽或变窄 可以很好的显示骶髂关节、坐骨棘、耻骨支、耻骨联合等骨性结构 主要用于检测:骶骨的细微损伤、后环的前后移位、骨盆旋转性脱位的方向和度数、耻骨联合的分离情况 1 骨盆入口位X线的拍摄方法: X线束与骶骨面平行 患者取前后位X线片的姿势,X线束向尾部倾斜25o 或者将X线束与中骨盆成60o夹角是显示后部移位的最佳位置 1 1 影像学评估(出口位 X线束向头端投射,又切线位 能够很好显示闭孔、骶孔、腰5横突以及后环的重叠等 主要用于检测:半侧骨盆的头端或垂直移位、骨盆环损伤的细微征象 1 骨盆出口位X线的拍摄方法:  X线与骶骨面垂直  病人取前后位X线片的姿势,但X线束向头端投射35o 1 出口位图像 1 骨盆的CT影像 1 骨盆的CT影像 CT扫描是评价任何骨盆创伤的必要检测手段,尤其是当普通检测仪器难以确诊后环损伤时 在CT的广泛应用前,许多骨盆骨折被认为仅有前环骨折,虽然单独的前环损伤的发病率是很低的 CT同样能够显示进入髋臼的微小移位的骨折片,而这些骨折片常常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 当普通X线怀疑骨盆潜在失稳可能,但临床体征却表现为稳定时,CT扫描往往能起到确诊的作用 1 骨盆骨折的分型 Tile分型法 Young-Burgess分类法 1 Tile分型 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 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 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 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 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 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 B3 :双侧B 型损伤 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 C1 :单侧不稳 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 C3 : 双侧C型 1 Young System分型法 LC-侧方挤压伤 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受压侧骶骨压缩 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新月形骨折(髂骨) 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 对侧翻书样(APC)损伤 1 Young System分型法 前后挤压伤  APC I 耻骨联合分离 1 Young System分型法 APC II 耻骨联合分离或前部垂直骨折  1 Young System分型法 APC III 耻骨联合分离或前部垂直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