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讲义川教版.ppt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讲义川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12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第12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一 活字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 (1)时间: 隋 唐 种 类 《金刚经》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 雕版印刷品 《金刚般若[bō rě 智慧]波罗蜜经》   唐咸通九年(868)印制,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物,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1907年被斯坦因盗走,现存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唐末时雕版印刷中心在成都和江淮地区,并成为新兴行业。 (2)看图说出雕版印刷术优点: 图文并茂、可印刷大量书籍… (3)根据材料分析雕版印刷缺点: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2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几年时间? 宋太祖时,由官主持刻印《大藏经》, 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6年半 可修复性差、 耗材多、 搬运耗人力、 存储耗空间 北宋中期 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阅读P67,勾画出活字印刷术发明者与时间 2、活字印刷术 2010年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依据材料和教材及视频,说说活字印刷术有哪几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 ①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提高了印刷效率; ②印刷刻板省工省时省料。 3、活字体材料的演变 在改进材料的同时,人们又在排字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创新?这一创新有怎样的作用? 4、元代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 活字放在轮盘内,排版时,人可坐在轮盘旁边,随意转动轮盘拣字,大大提高了排字效率。 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图   活字印刷术发明宋朝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 5、印刷术的外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运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何伟大贡献? 材料一:我国宋代教育高度发展,出现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现象……例如12世纪全国平均人口3000万,这期间就产生了20万举人;13世纪人口减半,但举人人数竟翻了两番(40万人) ……因此宋代各学术领域都出现繁荣景象自属必然。——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材料二: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学者罗伯特 教育的发展、知识的普及、印刷业、出版业、对外贸易等 6、活字印刷术的贡献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 (3)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说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并不等于雕版印刷术的废弃,相反雕版印刷术在宋朝还处于全盛时期,在很长时期内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并用。 二 指南针 二、指南针用于航海 1、在指南针应用之前,我们怎样识别方向? 太阳升落 阴天就观察树木的干湿程度 1.司南 2.指南针 3.罗盘 战国时期发明 北宋时发明并始用于航海 南宋初期    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韩非子·有度》云“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东西方向)”。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sháo],投之于地,其柢[dǐ]指南。” 缕悬法 指甲旋定法 水浮法 北宋时为什么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洋中不可住,惟观星斗前迈。若晦暝(huì míng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kuí推测)南北。 ——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北宋时指南针 开始用于航海(中国最早) 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