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城区主要名人故居情况介绍
毛 主 席 故 居
位于东城区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左巷8号 。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所简陋的小院,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东房两间。1918年9月,毛泽东为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首次来京,开始住在湘乡会馆,后住在豆腐池,终因交通不便,同来几人联系不便,同新民会总干事肖子升出面,以北大学生的名义租了此地的三间北房。据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记载,当时同住的有肖子升、陈绍林、毛泽东、罗章龙、欧阳玉山、蔡和森共8人。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提到:八个人居三间很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罗章龙回忆他们寓此期间,为了节省开支,自己做饭吃,因南方人不会做面食,闹出种种笑话,房东曾教他们做面食。从1918年秋到1919年春,毛泽东在此地住了六、七个月,后离京赴上海。
老 舍 故 居
老舍故居位于东城丰富胡同19号。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内容丰富,《四世同堂》、《龙须沟》等名篇家喻户晓,在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尽。这里是老舍先生1949年从美国回国后买的一所小宅子,稍事修葺后,于1950年3月携全家迁入。该院为北京旧式极普通小院,小门坐西朝东,门内一小院,只有两间南房。其西有一狭长小院,北为一座三合院是故居的主要部分。就在这里,老舍写了著名的《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茅 盾 故 居
茅盾故居位于东城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13号。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从1916年从事文学活动以来,先后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等大批杰出的文学作品,还撰写了大量文艺论著,翻译介绍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茅盾自1974年12月搬到这里居住,直到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病逝。在这座极普通的两进四合小院里,由20余间阴阳合瓦的鞍子脊平房组成。前院开了两个陈列室,后院室内完全按茅盾生前样子陈列,室内东侧临窗工作台上的日历是他病重前一天亲手所翻的最后一页---1981年2月9日。茅盾逝世后,将25万元稿费捐作设立茅盾文学奖的奖金,用于繁荣祖国长篇小说的创作。此地被辟为茅盾故居。
孙 中 山 逝 世 纪 念 地
孙中山逝世纪念地位于东城地安门东大街23号。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后改号逸仙,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和领袖。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扶病抵京,临时寓居于此,当时这里是民国时外交总长顾维钧私邸。该宅为三进院落,房屋为硬山合瓦清水脊顶,四周绕以回廊,西北部为花园。孙中山当时住在西院第二进北房内,病发经诊断为肝癌后期时,又移回此宅,2月24日在此口授遗嘱及致苏联遗书,3月12日于此逝世。其治丧委员会在其居室外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匾。西墙上悬挂着著名的总理遗嘱。
陈 独 秀 旧 居
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旧门牌9号)的院落,为陈独秀旧居。陈独秀(1880─1942),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9月起主编《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1917年专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底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921年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直到1927年,历胜地中共最高领导。后因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其后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并在党内成立小组织,进行反党活动,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32年9月被国民政府逮捕,1937年出狱,1942年病故于四川江津。旧居大门北向,有台阶两步,门为只占半间房的小型如意门,合瓦清水脊,上有门簪两个,刻有吉祥二字,青石门礅两个,上雕石狮 ;院内有北房三间,硬山合瓦清水脊,其东侧有耳房一间半(另半间辟为街门),南房四间,均为合瓦过垄脊。该院原有东房二间,但在盖民政部大楼时被拆,现只剩门窗立面做为院墙。1917年陈独秀由上海赴北京大学任教时就居住在这里,《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于此。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被北洋政府逮捕,在李大钊等社会贤达极力营救之下,陈于当年9月16日被释放,后于1920年1月离京返沪。2001年3月,该院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田 汉 故 居
田汉故居位于东四北大街细管胡同9号。是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田汉,原名田寿昌,戏剧家。曾与聂耳合作《义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