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特产秦巴山区中药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特产秦巴山区中药材  中医中药是国宝,为我国宝贵的文化经济遗产,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是我国的优势产品,以其独特的疗效,已日益为世界所重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近几年来,国外也掀起了“中草药热”,出口量日益增多,对我国外贸出口创汇和 国家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的中药发源地在陕西。陕西省中药资源丰富,素有“秦地无闲草”之称。经普查,陕西约有中药材2300多种,占全国60%以上,现挂牌收购的有400多种。全国原实行派购的24种药材,陕西就有22种,都是比较名贵或者紧缺的传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影响。   中药材资源是陕西的一大优势,其中65%分布于陕南的秦岭和 巴山山区,被称为“药材摇篮”。秦巴山区为陕西中药材种类和产量最多的地区,品种多,分布广,贮量大,可与毗邻的全国中药资源品种较多的四川媲美,为古今中外医药学界所重视。这里中药资源十分丰富,共有药用动、植、矿物药材1235种。现在全国常用的500多种药材,陕南秦巴山区出产的就达333种,其中植物药材266种、动物药材55种、矿物药材12种,约占全国常用药材品种的60%以上。全国列为国家名贵中药材34种,陕西产17种,陕南秦巴山区就占15种;国家列入管理的中药材30种,陕西产22种,秦巴山区占21种。在当地 山民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秦巴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这里产的麝香、杜仲、天麻、五倍子、黄姜子、山茱萸、金银花、党参、当归、黄芪、黄连、细辛、猪苓、蛹虫草、枳壳、鳖甲、蛇等,都是比较名贵或紧缺的地道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因此,有“药材宝库”之称。   据史料记载,秦巴药材利用源远流长,久已驰名中外。被尊为“医学祖师”的战国时代名医 扁鹊入秦行医采药,隐居城固,现在该地有“扁鹊城”、“扁鹊观”遗址和石碑。秦、汉、三国时,这里是著名的古战场,军需药材都采自秦巴山区。由扁鹊的弟子子仪所撰写的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学专著《申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许多药材,如杜仲、天麻、枳壳、厚朴、雷丸、麝香等,大多主产秦岭、巴山。晋、唐、宋代的医药专著,也多载有陕南秦巴山区产的药材。如《唐本草》、《千金食治》、《食疗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先后记载了秦巴山区特产药物500多种,被一些国家和地区沿弓[,声誉极高。被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 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类专著,首创内、外、妇、儿、五官等专科的雏形,对祖国医学发展和秦巴山区药物的开发利用有较大的贡献。   秦巴山区药材多,质量好,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至今这里还生存着世界其他地方早已灭绝的珍贵动植物。秦巴山区地处我国东部向西部和南部向北部的过渡地带,为南北气候的自然分界线,总面积8.29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地貌复杂,气象万千,四方物种交汇。由于多样性的地质地貌,形成各种各样的中小气候条件。从山下到山上具有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高山苔藓和雪山冰冻等气候类型。加上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陕南秦巴山区有20多种药材名扬中外,如秦党、八仙党、秦归、金银花、秦巴杜仲、黄连、连翘、天麻、黄芪、五倍子、太白参、太白贝母、枳壳、山茱萸、麝香、熊胆等,不仅是历代皇室的“贡品”和药商的当家品种,也是国际市场上的热门货。秦巴黄连含黄连素7%以上,有“秦巴黄连贵如金”之说;秦巴天麻个头圆,半透明,分量重,被列为上品;秦巴山区产的薯芋,皂素含量高,比四川、湖南、湖北、甘肃等地产的皂素含量高一倍以上;杜仲、麝香、五倍子等药材,不仅质优,产量也居全国之首;秦巴当归,头大,枝少,光滑,气味香醇,个头整齐,国内外市场称为“秦归”。秦党、秦巴杜仲、秦巴蛹虫草、秦艽、秦皮等,都因品质优良,药效成分含量高,被前人在药名前冠以“秦”字或“秦巴”二字,以示佳品和地道药材。真是“秦巴药材甲天下”。   新中国成立以来,秦巴山区中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药材种植由1957年的近10个品种,80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80多个品种,40多万亩。已陆续建立起天麻、黄连、当归、西党参、杜仲、连翘;金银花、山茱萸、绞股兰等地道产品的生产基地。从外省和国外引进的白芷、茯苓、枸杞、牛膝、西洋参等20余个品种,也能供全省自给有余。野生变家种家养成功的有天麻、丹参、桔梗、银花、绞股兰、麝香、牛黄等。天麻野生变家种成功,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天麻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科研成果,获省科委一等奖和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创造发明二等奖。安康绞股兰的开发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工养麝、人工牛体育黄、控制当归早期抽苔、贝母及西洋参引种和速生高产等科研项目也获得成功。同时还开展了药源普查,摸清了秦巴山区药材种源底子。安康、汉中、商洛等地区建立了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