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缘水求诗——从水之意象论阴铿的诗歌创作
2009年第2期
第22卷
(总100期)
海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AINANNORMALUNIVERSITY
(SoeiSciences)
No.220o9
GeneralNo.1oo
Vo1.22
缘水求诗
从水之意象论阴铿的诗歌创作
荣文汉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21)
摘要:处于六朝末期,梁陈交际的阴铿,是探索音韵规律,探索近体诗形式的重要诗人.因其传世作品仅有34
首,史传中对他的记载也很简略,今人已无从得知他是否是自觉地遵循着某种理论来创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肯定他
为后世诗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阴铿诗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水的意象出现得颇为频繁.在其传世的三十余
首诗中,有12首诗含有江,河,溪,池内容,这还不包括他的两首闲居对雨gt;中的水之意象,近半数作品中都有水
出现,其扮演的角色也多有不同,可以说,水见证了诗人的创作.
关■词:阴铿;近体诗;水;意象;探讨
中圈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10(2OO9)一02—0123一o4
一
阴铿家世
阴铿生在讲究门第的南朝社会,要讨论其诗歌创作,
首先得了解他的家世和生平.有关他的个人情况,史传
里记录甚少,只在陈书?阮卓传gt;和《南史?阴子春传gt;
的附传中有寥寥数笔且两传内容类似.根据lt;南史》所
言:
时有武威阴铿,字子坚,粱左卫将军子春之
子.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及长,博
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释褐粱湘东
王法曹行参军……天嘉中,为史兴王府中录事
参军.世祖尝宴群臣赋诗,徐陵言之于世祖,即
日召铿预宴,使赋lt;新成安乐官gt;,铿援笔而就,
世祖甚叹赏之.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
顷之卒.有集三卷行于世.
从《南史?阴子春传》可以得知阴铿的父亲阴子春出
身寒门,历任官职均属地位低微的戍边武夫,这对士人来
说是非常耻辱的.后来待到粱简文帝时期,侯景叛乱.阴
子春觅得机会.曾官至左卫将军,然而他最终兵败逃归而
死,这对阴铿的影响是大大不利的.而再向上追溯.阴子
春之父,阴铿的祖父阴智伯在齐粱之际曾做得高官,却因
贪污而被杀,这对阴家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因此,阴铿一
直位列士族寒门,甚至一度有滑入庶族的危险.
因为出身的缘故,阴铿一生郁郁不得志,入陈以后,
虽受赏识,但官职也未见大幅提升,且很快就去世了.他
恰逢粱陈更迭,战乱频繁,一生颠沛流离,在江南和岭南
之间徘徊游走.也正是由于常在宦途,辗转于长江中下
游沿岸,多与水路打交道,使得阴铿诗中的水之意象很突
出.
二水之意象
阴铿诗中含有水之意象者,大约可分为三种:送别
诗,唱和诗,纪行诗.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一)送别诗
阴铿传世的三首送别诗,均作于水边,其中最着名的
莫过于lt;江津送刘光禄不及gt;: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依然临遗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盟.
收稿日期:2009—0l一26
作者筒介:荣文汉(1986一),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OO6级学生,主要研究方
向:中国古代文学.戏剧文学.
123
这是一首独特的送别诗,友人即将离开,阴铿匆忙赶
来送别,不料斯人已乘船而去.诗人只好眺望帆影,无可
奈何.
在此诗中,水既为诗歌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亦成为诗人寄托情思之物.长望倚河津一句中,倚
和望营造出一幅凝固的图景,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
正倚站在岸旁,长久地保持着同一个姿势远望.这看似
凝固的画面之中,有江水正在滚滚而逝,既有寄情于水,
以水载情之意,又巧妙地构成了一静一动的对比.而后
文的泊处空余鸟更借水写出了绝妙的意境:曾经停泊
着客船的渡口仅留几只水鸟盘旋,我们似乎能看到鸟儿
点水激起的水纹一圈圈扩散开来,对照后句离亭已散
人,则悲情倍增:朋友已去,最伤心的不是空余自己,而
是看到身边群鸟嬉水,更映衬出自己的孤单.
此诗在叙事上言简意赅,把事件信息不着痕迹地表
露出来,巧妙地避免了古体诗歌繁冗,芜杂的表达.比如
对于送别友人而不及的交代,被诗人精简于依然临
送渚,长望倚河津十字之中,而末句江汉与城囤,则
说出了友人所去的目的地——江汉,这体现出诗人在结
构上的有意安排,将叙述隐藏在字里行间,客观事实被消
解,自然而然地,对情的表达就得到了空间.这也正是
南朝诗歌的一个新变,突破了前人由于过长的叙述所导
致的平缓松弛,把个体的物象提升为一般化的意
象,这种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手法令诗歌的抒情功能
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再来看其他两首送别诗,《广陵岸送北使》和
《奉送始兴王》:
广陵岸送北使
行人引去节.送客舣归舻.
即是观涛处,仍为郊赠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