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微生物学10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按修复的地点分原位(in situ)生物修复和易位(ex situ)生物修复。原位生物修复,在污染的原地点进行,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但不人为移动污染物,不挖掘土壤或抽取地下水,利用生物通气,生物冲淋等一些方式进行。易位生物修复,移动污染物到邻近地点或反应器内进行,采用工程措施挖掘土壤或抽取地下水进行。 土壤、沉积物和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1.生物通气法(Bioventing) 2.生物注气法(Biosparging) 3.生物冲淋法(Bioflooding) 4.土地耕作法(Land farming) 5.投菌法(Bioangmentation) 6.泥浆相处理法(Slurry phase treatment) 7.生物培养法(Bioculture) 8.生物反应器法(Bioreactor) 10.5.3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因素 尽管生物修复技术多种多样和生物修复的地点千差万别,但它必须遵循三个共同原则,即要适合的微生物、在适合的地点和适合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图10.3 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0.5.4生物修复技术的可行性评价 对于被污染的土壤要收集有关土壤结构、pH值、可利用营养、竞争性碳源、土壤孔隙度、渗透性、容重、溶解氧、有机物、氧化还原电位、重金属、地下水位、微生物种群总量、降解菌数量、耐性和超积累性植物资源等数据。对污染水体要了解水体的温度、pH值、透明度、碱度、SO42-、溶解氮、总N、总P、BOD、COD、重金属、微生物种群总量、降解菌数量、耐性和超积累性植物资源等数据。 10.6微生物修复作用应用实例 10.6.1放射性元素和毒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地微生物治理 位于保加利亚中部地区某铀矿床附近的一些农业用地,由于长时期在该矿床进行采矿和原地浸出生产,因而已被一些放射性元素(铀、镭、钍)和毒性的重金属(铜、锌、镉) 污染 。 表10.3  研究所使用土壤的特征 -159 -145 净中和电位(kg·CaCO3/ t) 4.6 4.4 pH(H2O) 6 ×10-2 8 ×10-2 渗透性(cm/s) 41 46 含水量(%) 44 48 孔隙率(%) 3.05 2.84 密度(g/cm3) 1.55 1.50 松密度(g/cm3) 1.2 2.8 腐殖质 0.77 0.77 S(硫化物) 0.82 0.95 S(总) 0.32 0.17 Na2O 1.40 1.70 K2O 0.28 0.44 MgO 0.32 0.37 CaO 8.0 10.7 Fe2O3 14.0 14.5 Al2O3 67.1 63.5 SiO2 化 学 成 分 (%) B 层 (31-80 cm) A 层 (0-30 cm) 参 数 表10.4  生物治理前后A 层土壤中毒性元素的含量变化( 10-6) 0.01 0.28 0.32 0.10 10.28 处理后 0.12 7.10 6.40 0.35 1.45 处理前 毒性试验过程中被溶 解的毒性元素 0.9 41 59 170 16 处理后 1.9 82 91 260 24 处理前 惰性部分   0.03 5.0 3.7 25 3.0 处理后 1.0 48 59 140 14 处理前 易浸部分(能交换的+ 碳酸盐) 0.01 1.2 1.2 10 0.5 处理后 0.3 14 17  45 2.8 处理前 用EDTA 浸出 0.02 2.4 2.8 25 3.2 处理后 0.7 35 41 120 2 处理前 用DTPA 浸出 生物有效部分  1.2 51 68 190 23 处理后 3.5 170 230 640 82 处理前 毒性元素的含量 Cd Zn Cu Ra* U 参 数 镭的含量用Bq/ kg干土壤或Bq/L 表示 表10.5  从污染土壤中除去污染物的情况 5.1 8.6 9.5 6.2 8.2 解毒处理 46.2 44.3 43.9 23.4 27.1 冲洗处理 整个土壤剖面(A 层+ B 层) 中的污染物的脱 除率( %) 6.1 9.9 11.2 7.0 9.7 解毒处理 47.8 44.2 41.1 20.8 23.0 冲洗处理 B 层土壤中的污染物 脱除率( %) 65.7 69.9 70.4 70.3 71.9 A 层土壤中的污染物脱除率( %) 3.1 172 166 530 65  解毒处理 1.4 93 87 410 49  冲洗处理 处理后B 层土壤中的 污染物含量 1.2 51 68 190 23 处理后A 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1.9 120 90 300 37 B 层土壤 3.5 170 230 640 82 A 层土壤 处理前土壤中的污染物 含量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