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伦理学》课程研究课题
——“安乐死”的伦理学研究
07300140012 范基程(论文编写)
07300140005 刘元喆(PPT制作)
07300140013 崔绍瑄(PPT制作)
[简 介] “安乐死”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医学、风俗、伦理、法律、道义等各个方面。因此安乐死面临着一系列道德困境,安乐死的合法化是一个漫长的必然性过程,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比较传统守旧的国家,“安乐死”确实很难为大众普遍认同。
我们组准备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安乐死”这一问题进行课题研究,探究它的是与非,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口头访问以及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同时针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
伦理学课题研究项目
——“安乐死”的伦理学研究
【摘要】 “安乐死”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司法界。长期以来,安乐死的合法性被世界各国所怀疑,尽管“安乐死”的合法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的趋势,已逐渐为各国人们所接受,但是“安乐死”在伦理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争议,这也成为它为许多人难以接受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本文从“安乐死”在伦理上所体现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评判它的是与非,并对其以后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 安乐死 合法性 伦理学 生命权
一、何谓“安乐死”?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语源自于希腊语“美丽的死”,又称安乐术,或称怜杀(Mercy killing)。他意指对于死期迫在眼前而有难忍的、剧烈的身体痛苦而又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应其真挚而恳切的要求,为了使其摆脱痛苦而采取人道的方法让其安然死去的行为。根据一般的安乐死分类方法,安乐死可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还可以分为自愿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和无法知悉本人意愿的安乐死(如病人为婴儿或植物人等)。积极安乐死是指采用积极的措施去结束垂危病人弥留在痛苦之中的生命,具体做法是给病人注射毒剂或给服毒性药品等。消极安乐死是指停止对垂危病人的治疗措施,停止对病人的营养支持,尤其是指停止使用现代医学设备和手段抢救病人,让病人自行死亡,这种做法往往被认为更不人道。通常所讲的安乐死,主要指积极安乐死。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将安乐死定义为:“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 《科技伦理学》 傅静 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08页。我国学者对安乐死的定义是: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及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认可,用人为的方法
《科技伦理学》 傅静 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08页。
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强调的是没有痛苦的致死,从根本上说,安乐死是一种死亡的方式,而不是目的,是公民和社会对死亡方式的一种理性选择,是在死这个环节和领域实现的社会文明。安乐死并不是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其本质只是遵从死亡的规律,在面临死亡的情形下选择较为“安乐”的方式离开,是生命终结的新方式,是文明的死亡方式,可是这文明的死亡方式却无法被人们广泛接受。
二、对“安乐死”争论形成的因素。
安乐死的问题相当复杂,它不仅涉及医学问题,而且更多地涉及社会经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科学发展程度等问题,牵涉病人、医生、家庭、社会等多种利益关系。自从“安乐死”出现,关于“安乐死”的诸多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包括这种方法对人类的生命权是不是造成损害,在法律上是否应该得到立法保护,以及“安乐死”本身的界定是否存在模糊的地方等等。
医药的进步使许多以前束手无策的疾病能得到解决的方法,尤其在1929年抗生素的发明开始,使许多疾病不会导致人类立即死亡,并且会缓和病情的发展;另外,高科技医疗的发明,使一些恶化性的疾病拖延了死亡的时间,例如呼吸器、维生系统、心肺复苏术、电击、升降压药、强心药物等,这些方式虽然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也增加了许多痛苦,使末期病人延长了“濒死期”,却无法治愈疾病。这种不顾一切代价去延长末期病人生命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争议,人们觉得这样的做法有碍于有尊严的死亡,田立克(H.Thielicke)称之为“恐怖的仁慈”。
因此很多美国人目睹了这种高科技但残酷的医疗方法去延长死亡过程,于是希望能够找到帮助他们死亡的医生更甚于找到帮助他们活下去的医生,根据1996年盖勒普德调查,有75%的美国人认为:当一个人罹患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时,医生可以有权利根据病人或家属的要求,用无痛苦的方法来结束病人的生命。上海对200位老人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pptx VIP
- 幼儿园课件:绘本《太阳想吃冰淇淋》.pptx
- 锅炉安全操作培训记录.docx VIP
-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22版).docx VIP
- 李坚贞忠之士贞.pptx VIP
- SL 670-2015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docx VIP
- 红光机器厂实训报告总结与反思.pptx V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风险分层管理和治疗策略中的应用相关试题及答案.doc VIP
- MBN_LV_124-1_2013-03 12V车载电子系统电气要求和测试.pdf VIP
- SJT 11364-2014 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