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制品.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篇 复合材料增强材料 7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 本节主要内容 7.1 概述 7.1.1 玻璃纤维的发展状况 7.1.2 玻璃纤维的分类 7.2 玻璃纤维的结构与组成 7.2.1 玻璃纤维的物态 7.2.2 玻璃纤维的结构 7.2.3 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 7.3 玻璃纤维的性能 7.3.1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 7.3.2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 7.4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 7.4.1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工艺 7.4.2 玻璃纤维纱的规格及性能 玻璃是一种以脆闻名的物质。有趣的是,玻璃一旦经加热,被拉制成比头发还要细得多的玻璃纤维之后,它就变得像合成纤维那样柔软,而坚韧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同样粗细的不锈钢丝! 玻璃绳 玻璃布 绝缘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棉 纤维内窥镜 光导纤维 用于内窥镜的照明、冷光传导 单丝直径35微米,通光口径1---30 mm,保护层为不锈钢金属软管+硅胶管 透光率高,柔软性好 纤维光缆的结构和单个的纤维。注意光缆的横切面至少30%被低折射指数的金属包层和非传导性填充材料所占据。 工业内窥镜 7.5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单丝处理(浸润剂) 纤维织物的表面处理(中间粘合剂) 7.5.1 浸润剂 在拉丝工艺中,当玻璃液从漏板拉出单丝以后,要经过浸润槽把浸润剂涂敷在玻璃纤维表面上。浸润剂可分为纺织型浸润剂和增强型浸润剂。 (2)增强型浸润剂 由中间粘合剂、润滑剂、乳化剂等组分,配成拉丝用的浸润剂,在拉丝过程中直接被覆于玻璃纤维表面。增强型浸润剂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拉丝工艺要求,而且对纤维与树脂粘结影响不大。因此,在玻璃钢成型时不必除去,可直接使用。在选用玻璃纤维及其织物时。必须根据树脂类型考虑采用何种浸润剂。 7.5.2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 1. 表面处理的意义 表面处理:在玻璃纤维表面被覆一种叫做表面处理剂的特殊物质,使玻璃纤维与合成树脂牢固地粘结在一起,以达到提高玻璃钢性能的目的。表面处理剂处于玻璃纤维与合成树脂之间而使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事实证明,玻璃纤维及织物经过适当的表面处理后,不仅改进了玻璃纤维的耐磨、防水、电磁绝缘等性能,而且对玻璃钢的强度,特别是湿态下的强度提高有显著的效果。 无论是自然老化还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玻璃纤维未经处理剂处理而制作的玻璃钢,因老化而强度下降严重;经处理的强度下降缓慢,且有更高的强度保留值。 处理剂对玻璃钢的耐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也很大。如将玻璃钢试样浸在酸碱液中,通过观察表面树脂脱落布纹显露的情况证明,未经处理的树脂脱落严重,凡经过处理的效果均好,特别是经KH—550前处理的效果更为明显。 表面处理剂不但能改善玻璃纤维及织物的性能,而且在玻璃钢中还有它的独特作用。它既能与玻璃相连,又能与树脂作用;既保护了玻璃纤维表面,又大大地增强了玻璃与树脂界面的粘结,防止水分或其他有害介质的侵入,减少或消除界面的弱点,改善了界面状态,有效地传递了应力,使玻璃钢这种复合材料的多种材料间能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同时,使用表面化学处理剂的玻璃钢比未使用处理剂的,其长期耐候性、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能均有大幅度改善;机械强度有成倍的提高;耐热性和电性能也有很大改善。 3.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的种类 有机铬、有机硅和钛酸酯 有机铬处理剂中最有名的属“沃兰(Vo1an)”,它的化学名称叫做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物。 有机硅处理剂:结构通式为RnSiX4-n。。 R是有机基团,含有能与合成树脂作用形成化学键的活性基团。如;不饱和双键 、环氧基团、氨基-NH2、巯基-SH等。X是易于水解的基团,水解后能与玻璃作用。n 为1、2或3,绝大多数为1 7.5.3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方法 后处理法、前处理法和迁移法。 1. 后处理法 凡是使用纺织型浸润剂,制得的玻璃纤维及织物,在用于制作玻璃钢之前原则上都采用此法进行表面处理。 分两步进行:首先除去玻璃纤维表面的纺织型浸润剂,然后经处理剂溶液浸渍、水洗、烘干等工艺,使玻璃纤维表面被覆上一层处理剂。 特点:处理的各道工序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初投资较大,玻璃纤维强度损失大.但处理效果好,比较稳定.是目前国内外最常使用的处理方法。 2. 前处理法 适当改变浸润剂的配方,使之既能满足拉丝、退并、纺织各道工序的要求,又不妨碍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浸润和粘结。将化学处理剂加入到浸润剂中。 与后处理法比较优点:省去了复杂的处理工艺及设备,使用简便;避免了因热处理造成的玻璃纤维强度损失。 缺点:这种浸润剂一方面要满足拉丝、纺织工序的要求,同时又要满足与树脂浸渍、粘结等要求,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