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3.5《经济重心的南移》.pptVIP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3.5《经济重心的南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探寻江南的变化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不同时期江南的特点。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宋书》)   材料三: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宋·高斯得《耻堂存稿》) 1.结合以上材料分别来描述西汉前期、南北朝、南宋时期江南的特点,可参考以下的词语(开发的 荒凉的 繁荣的) 西汉前期:___江南;东晋南朝:___江南;宋朝时期:___江南。 2.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 说明西汉时期南方落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从北方黄河流域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乱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经历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长期经济发展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三: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 材料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万 19.8% 998万 80.2% 唐 392万 43.2% 515万 56.8% 北宋 1122万 62.9% 662万 37.1% 1.北方多战乱,南方安定。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3.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探寻江南变化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 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南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甘蔗、柑橘和荔枝等生产也很兴旺。 1、南方农业的发展 南方麦田面积迅速增加,许多丘陵山地种上了麦、粟、豆等作物。 探寻江南变化后的成就 重视水利,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 新稻种的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推动了农业发展。 优良作物品种的推广——占城稻 占城稻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具有耐干旱、稻穗长、生长期短的优点。宋太宗时,在北方引种“七月熟”早稻成功,从此,水稻在黄河流域不断得到推广。所以北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已扩展到黄河流域。水稻逐渐在粮食产量中跃居首位,成为宋朝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宋高宗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亩产稻谷六、七石,创宋朝亩产的最高纪录。 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棉纺织业已经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陶瓷制造业发达,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 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罗盘针开始运用于航海。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繁荣 两宋名瓷分布图 官窑 景德镇 哥窑 钧窑 汝窑 定窑 大 放 光 彩 的 制 瓷 业 钧窑瓷花盆 官窑瓷瓶 汝窑薰炉 哥窑瓷盘 定窑梅瓶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瓷都”景德镇 青影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瓷 器 青白磁水注 北宋的战船 领先世界的造船业 罗盘针 3、南方商业的繁荣 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线消除,店铺集中的地方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区。 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许多新事物。如纸币、商标、广告。 城镇的发展:商业城市最大的是东京和临安,苏州、泉州等中等城市迅速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 随着商业的繁荣,商品交易的扩大,金属货币越来越不便于贸易的往来。北宋时期,在成都地区出现了可代替铁钱流通的纸币“交子”。 当时流通的货币还是笨重的铁钱,这就给频繁往来的商业交易带来了困难。根据文献记载,一个布匹商人当时在成都买一匹蜀布,要使用小钱60公斤、大钱12公斤,如果交易量增大,真成了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会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