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史 第一讲 导论:西方文学历程 什么是外国文学(涵义与内容) 为何学外国文学(意义与原因) 如何学外国文学(方法与要求) 一、外国文学的涵义与内容 外国文学是指除我国(中华民族)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学。它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繁多,包括中华民族以外的世界范围内的古今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及各种文艺思潮等。 外国文学内容分为欧美文学(也称西方文学,核心内容)和亚非文学(也称东方文学,自学内容)两个部分,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与原因 “学文学有什么用?”美国纽约大学的马修?格雷斯教授自问自答道:“惟一有用的,是它可以为教文学的提供职业,教出来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教文学!”格雷斯教授想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知识并不仅限于“应用”一类,为何非以“用”为判断准则不可?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学以致用”固然没错,但“学以致知”才应是更普遍,甚至更高的目标。《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文学是一门“致知”的学科。它的影响力不是直接的,但是深远的;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的;不是可以明显感知的,但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 剑桥大学流传着一句很能说明其教育宗旨的话:“零零碎碎的都教一点,实实在在的都不教”(Teach a bit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nothing.)。 “地球村”时代,一个有知识的人应该了解外国文学 全球化促使我们要学习外国文学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要求我们学习外国文学 学习外国文学还是我们进行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学习外国文学的方法与要求 狭隘民族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教学参考书目1 杨周翰:《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杨烈:《世界文学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成良臣:《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南开教育出版社,2005。 王向远 :《东方文学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刘象愚等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龚翰熊:《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出版社,2003。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共六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教学参考书目2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三联书店,2003。 周英雄:《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 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当代外国文学》等杂志 学生阅读书目1 《希腊神话与传说》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修纪》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德斯:《美狄亚》 但丁:《神曲》 卜伽丘:《十日谈》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 莫里哀:《莫里哀喜剧集》 弥尔顿:《失乐园》 学生阅读书目2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卢梭:《新爱洛伊丝》、《忏悔录》 菲尔丁:《汤姆·琼斯》 拜伦:《拜伦抒情诗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集》、《叶甫盖尼·奥涅金》 雪莱:《雪莱抒情诗选》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集》 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学生阅读书目3 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司汤达:《红与黑》 梅里美:《卡门》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老古玩店》、《董贝父子》 萨克雷:《名利场》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海涅:《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莫泊桑:《漂亮朋友》、《一生》、《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欧·亨利:《欧·亨利小说集》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马丁·伊登》 学生阅读书目4 惠特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