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应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答案 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主题3 中国的气象灾害 1.我国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分布 (1)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知识精析] (2)我国旱灾多发中心 2.台风与寒潮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及危害 灾害名称 台风 寒潮 成因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源地 西北太平洋 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 时空分布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粤、琼、闽、浙等省区 9月至次年5月,除滇南、青藏、台湾、海南外大部分地区 主要危害 主要由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强烈的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1)时间分布规律 (2)空间分布规律 【解题秘诀】 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 (1)台风的成因主要从热带洋面的气温变化进行分析;(2)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风、降雨的时空分布、河流、地形、植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3)干旱的形成则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有关;(4)寒潮的形成及影响涉及季风、农业生产等知识。 1.(2013·课标Ⅱ,43,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题。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10分) [高 考 探 究] 解析 应从错过播种期、缩短生长期及东北地区生长期的独特性等角度分析。 答案 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 2.(2013·福建文综,40B,15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9分)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解析 第(1)题,冻害主要会对农业及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产生影响,造成农业减产;P地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冷空气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围高;且P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冻害严重。第(2)题,农业中冻害的防治措施应主要从加强监测和预报出发,同时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发展农业科技,培育一些耐寒的农作物新品种。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4分)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解析 第(1)题,根据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表,可概括得出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第(2)题,注意审题“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地区的原因。第(3)题,此题主要关键词为“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减少水灾的措施是有区别的,应分别描述。 答案 (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3)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裁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任答两点即可) 考点三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主题1 中国的主要地质灾害 [知识精析] 地质灾害 多发的原因 特点 分布 灾情 地震灾害 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又处于亚欧板块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中考专题增分练(实用)湖北专用版:专题增分练一6 酸碱盐.pptx
- 冀教2011课标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Lesson 37 Let’s Learn Geography!.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专题二 两次世界的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ppt
- 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 8 We shouldn’t waste water.ppt
- 六年级上册语文习题1山中访友 .ppt
- 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作业: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ppt
- 2018年秋英语(浙江)九年级上册Unit 12Section A (1a-2d).ppt
- 八年级英语(江西)上册双休作业3 .ppt
-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ppt
- 九年级语文安徽专用: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