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同步:第15课 辛亥革命.pptVIP

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同步:第15课 辛亥革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天安门广场都要悬挂毛泽东和 孙中山两位伟人的画像。悬挂 毛泽东画像,因为他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缔造者;悬挂孙中山画像是因为他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之先河,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重点: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及历史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革命条件: (2)阶级基础: (1)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政府的改革 客观推动)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①传播条件: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②思想武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③革命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 ④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 (3)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及同盟会的成立。 ★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华兴会、 光复会。 ★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具备了政党三要素:领袖(孙中山)、纲领(三民主义)、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系统 ①成立时间、地点: ②成员组成: ③政治纲领: (指导思想) ④主要领导人: ⑤机关刊物: ⑥意义: 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 1905年8月,日本东京。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孙中山、黄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5)军事基础: 3.有利时机: ①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②五六千湖北新军参加革命团体。 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材料 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护统治,推出了“新政” 和“预备立宪”,措施如下:⑴政治:裁冗官衙及军 机处,设内阁、资政院,实行地方自治。⑵经济: 1902年颁发上谕,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设立商部, 出台保商措施。⑶教育:1904年,通过《癸卯学制》, 分大中小教育层次,是现代教育的开端。⑷军事:编 练新军。 请思考:清末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辛亥 革命客观上起了什么作用? 【问题研讨】 提示:(1)清末新政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 (2)对辛亥革命的客观影响: ①“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 ②新学兴起,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为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北京 二、武昌起义潮 1.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 回、藏五个民族,象征 “五族共和”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1)颁布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3)性质: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施压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支持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3.革命结局: 妥协 ②干涉 ③施压 ①强大 ④软弱 (1)1912年3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3)启示: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 根本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2)失败原因: 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问题研讨】 第五章: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有何作用? 提示:(1)原则:主权在民;民主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制内阁。(2)作用:否定了君主专制;使人民获得一定的自由、权利;限制总统独揽大权。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