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来自高贵的心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4 页 共 NUMPAGES 5 页 尊严来自高贵的心灵 李镇西 没查过词典,但我以为我对“尊严”一词的理解不会太离谱——所谓“尊严”,通俗地说,是一种被人尊重的权利。既然是“权利”那就人人拥有,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拥有权利和权利的实现是两码事。 一次在飞机上,和邻座一名医生闲聊。当他得知我是教师后,说:“我俩的职业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是和人打交道;第二,社会声誉都不佳。”我笑了,心想“都和人打交道”并不准确,我每天面对的“人”充满活力,你每天面对的“人”能和我比吗?但他说医生和教师的社会声誉都不佳,我是同意的。平时听听周围人的议论,打开报纸看看那些负面新闻,真是没几个说医生好老师好的。相反有人把医生、警察和老师相提并论比作不同的蛇——“白蛇”、“黑蛇”、“眼镜蛇”!这说法当然既片面又偏激,但这三类职业的社会声誉远不如过去,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见,相当一部分(不是所有)教师和医生、警察一样,并没有获得普遍的社会尊重,虽然有被人尊重的权利确实上并不被尊重,拥有的权利并没有广泛实现,因此谈不上“尊严”。尽管政府花了大量精力宣传“人民教师无上光荣”,还设立了“教师节”,但老百姓依然看不起一些老师。“尊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倾向,是无法强迫的。 我想,一门职业要受人尊重至少有三个原因:政治地位,经济待遇,个人素养。且让我稍微回顾一下历史。民国时期我不了解,至少从我记事起,我就从我当老师的父母身上感觉到,教师这个行业并不是那么“令人自豪”。原因还是从我刚才说的三方面去找。 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被当做“改造对象”。“镇反”“肃反”“反右”……每一次政治运动,教师无一例外都会被冲击。到了“文革”,毛泽东公开宣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是毛泽东1966年5月7日致“林彪同志”的信(亦称“五七指示”)中的原话,小时候我可是背的滚瓜烂熟的——无论大学还是中学小学,教师队伍再次面临劫难:侮辱、批斗、殴打以至迫害致死的老师不计其数。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的特级教师袁丽华,因为不堪忍受曾经叫她“袁老师好”的天真无邪的孩子伴随着着谩骂吐唾沫的批斗,而饮恨自尽,年仅38岁!在我少年的记忆中,我亲眼看见我的老师在被批斗时惨遭毒打,从台下向他砸去的一块石头击中他的头部,鲜血一下子从额头流下来,整个面部顷刻间成了鲜红!当然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被批被斗被毒打,但在那个年代所有教师头上都悬着一柄达摩克里斯剑,时时刻刻都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事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臭老九”。如此“臭老九”,哪里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不高,似乎自古而然。尽管老祖宗有“天地君亲师”的排列,但到了明代便有了“九儒十丐”之说,教师的地位仅在乞丐至上。这里当然更多的是指经济状况。当教师从来就不可能发财,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所以就有了“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古训。不过,在运行正常的社会,教师虽然不可能成为富翁,但生活充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已经有不少资料显示,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收入是相当丰厚的,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也绝不可能仅比乞丐好一点。即使50年代中前期,中学教师的收入也颇为可观。我说这话是有依据的。我岳父50年代初便开始在中学任教,当时他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大小十几口人,而且生活还算比较富裕。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但到了后来,教师的工资便渐渐衰落了。六十年代初,我的一个叔叔(父亲的同事)平时在学校上课,周末则回到农村的家。一次回家前想给家里老小买点吃的都没钱,最后脱下自己的毛衣换了一个大南瓜带回家!我从小就听惯了“穷教书”的说法,却从来没有听谁说过“穷当官的”。因此,便有了公社书记对小学老师说“你好好干,以后我提拔你当售货员”的真实笑话。 教师在旧时被人称作“先生”,这个称呼包含着人们对教师学识和人品的认可,或者说期待。过去,哪怕是一位乡村小学的教师,都会被周围的乡亲们视为一方神圣。因为“先生”就代表着学问。逢年过节,主持各种礼仪,大家都要去请“先生”。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大家乃至大师,年轻时都有过当小学老师的经历。比如叶圣陶,当年师范毕业后,就是在苏州郊外的甪直镇以“小学老师”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可以想象,当年学识渊博、人品高尚的叶圣陶会给孩子们怎样的启蒙?当然,叶圣陶是名人,可是我们完全还可以从大家熟知的魏巍《我的老师》中了解一位名叫“蔡芸芝”的普通小学老师对孩子心灵最初的滋润。这样的老师,是值得孩子们感恩一辈子的!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在现在的中小学中,究竟还有没有叶圣陶这样的大学问家?究竟有多少像蔡芸芝这样充满爱心的老师?孩子们每天见着我们都要叫“老师好”,但如果孩子仅仅是出自礼貌而不是发像魏巍对蔡芸芝老师那样发自自内心的尊敬与感恩,这礼节性的“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