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与连续钢构(附条文).ppt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与连续钢构(附条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 斜拉桥 一、概述 斜拉桥:由主梁(girder或beam)、索塔(pylon或 tower)和斜拉索(stay cable)组成。 世界主跨排前十名的斜拉桥 二、斜拉桥结构与构造 1、基本形式及总体布置单跨、双跨、三跨和多跨 单跨斜拉桥为地锚或无背索结构体系,建设成本高,较少采用。 独塔双跨和双塔三跨结构是常见的斜拉桥结构形式。 双跨斜拉桥以跨度较大者为主跨,三跨斜拉桥以中 跨为主跨。 独塔双跨 双塔三跨 三跨以上的斜拉桥由于中间桥塔没有端锚索限制 其变形,结构刚度小、施工过程中形状控制困 难,较少采用。 三跨式斜拉桥的L1/L2宜为0.33~0.50。其中钢主 梁宜为0.40~0.50;组合梁宜为0.30~0.45;混凝土梁宜为0.40~0.45。 两跨式斜拉桥的L1/L2为0.50~1.0 1)当边跨跨度比较大时,边跨设置辅助墩或者增大桥塔刚度。 2)当边跨跨度比较小时,要避免支座出现负反力。 已有斜拉桥,双塔斜拉桥的塔高与主跨之比约为1/4~1/7,其中钢斜拉桥多为1/5;独塔斜拉桥该值约为1/2.7~1/4.7。 《斜拉桥细则》规定双塔、多塔斜拉桥桥面以上索塔的高度与主跨跨径之比宜为1/4~1/6。独塔斜拉桥桥面以上的塔高与跨度之比宜为1/2.7~1/3.7,外索的水平倾角不宜小于22°。 为了提高斜拉桥的结构整体刚度,有时在非通航 的边跨适当设置辅助墩约束主梁的变形。 在斜拉桥中,还经常用端锚索来约束索塔的变形。端锚索是最上端的背索,张力比其他拉索大,设计时一般采用截面较大的拉索。 2、结构体系及受力特征 1).塔梁之间的结合方式 根据塔梁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斜拉桥结构体系分为 漂浮体系(floating system) 支承体系(包括半漂浮体系)(supporting system) 塔梁固结体系(fixed system between pylon and girder) 刚构体系(rigid frame system)。 塔梁之间的联结方式 漂浮体系是指主梁在顺桥向变形不受索塔约束,主梁水平荷载不直接传递到索塔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具有索塔在顺桥向负担小和主梁弯矩分布均匀的优点,而且结构的纵向周期长,可以减轻地震作用。不足之处是结构刚度小,顺桥向变形较大,施工期间稳定性差。 支承体系(包括半漂浮体系)是指塔梁之间有竖向支承、并在顺桥向有一定水平约束的结构形式,其中半漂浮体系在顺桥向无约束。这种结构体系由于主梁支承在桥塔的横梁上,整体刚度比漂浮体系大。这种结构体系中索塔对主梁的纵向水平约束刚度需根据结构受力要求通过试算确定,一般约束刚度越小,结构受到的水平地震作用也就越小,但顺桥向的水平变形增大。不足之处是刚度较大的支点使得主梁在出现比较大的负弯矩。 塔梁固结体系是指塔梁之间固结,但塔与墩之间用支座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其优点是索塔的弯矩小、主梁受力比较均匀,整体升降温引起的结构温度应力较小。缺点是结构的刚度小,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比较大,塔下的支座承受比较大的反力,需要采用大吨位的支座,在跨度比较大的斜拉桥中不宜采用。 刚构体系是指塔、梁、墩三者之间固结的结构,这种结构体系的刚度比较大,结构变形小,索塔部位不需要设置支座,结构维护容易,施工过程中结构稳定性比较好。不足之处是支点处主梁弯矩大,索塔还需要承受很大的温度应力以及水平地震作用,故一般适用于结构温度应力不大的小跨度独塔斜拉桥。 2). 拉索的锚固方式 根据拉索的锚固方式不同,斜拉桥可分为自锚式、地锚式和部分地锚式三种结构体系。 自锚式最常用。施工方便、主梁截面受力合理、不需要修建锚碇等。但当结构跨度比较大时,主梁的稳定问题突出,可能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 地锚式斜拉桥主梁受拉,斜拉索的轴向力靠锚碇来 平衡。经济指标差,施工方法复杂,因此只有当地 形比较特殊或者出于桥梁造型需要时才会可能被选用。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结构受力介于自锚和地锚结构体系之间,跨中一部分主梁受拉,其余均为受压。 3). 拉索的布置形式 斜拉桥根据索面数量分为: 单索面 双索面:双平行索面和双斜索面 多索面 拉索在顺桥向布置有三种形式: 辐射形(radial) 扇形(fan) 竖琴形(harp) 索的横桥向布置形式 单索面斜拉桥在横桥方向只有单个支撑点,结构抗扭刚度低,不利于承受偏心活载,抗风性能以及施工稳定性差,依靠主梁自身的抗扭刚度承受扭矩,因此宜采用扭转刚度较大的主梁,一般为箱形截面。这种结构体系特别合适设有中央分隔带的桥梁,可以利用分隔带布置索面,桥面的有效宽度大,桥墩布置灵活,视觉效果好。 双索面结构抗扭刚度大,动力抗风性能好,因此主梁的抗扭刚度要求小些,可用闭口箱形截面,也可用开口截面,但是,从结构抗风性要求以及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考虑,主

文档评论(0)

李教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对工程行业精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