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并学会使用. 2.学会用打出的纸带求平均速度. 3.掌握测瞬时速度的方法,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 4.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 内容索引 Ⅰ自主预习梳理 Ⅱ 重点知识探究 Ⅲ 当堂达标检测 自主预习梳理 Ⅰ 1.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物体的 和 的仪器.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工作电压: V 电源; (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一、了解打点计时器 位置 时间 220 交流 3.电磁打点计时器: 如图1所示,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图. (1)工作电压:6 V以下的交流电源; (2)原理:接通交流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于是在纸带上留下一行点迹. 图1 4.打点周期 打点计时器一般接我国市用交流电,交流电频率为50 Hz,计时器每隔 s打一次点. 0.02 二、实验步骤 1.如图2所示,将木板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安装在倾斜的木板上,把小车与纸带装好,接好 V 电源. 图2 220 交流 2.接通电源,将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纸带上就会打出一系列点迹. 3.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每5个点(即以 s为周期)标注一个计数点,如图3所示. 图3 0.1 三、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 1.测平均速度 用刻度尺测出n个点之间的距离Δx,n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Δt=___________ s,根据平均速度 算出小车在OB、AC、BD、CE、DF段的平均速度,填入表中. 2.测瞬时速度 取包含某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根据v= 测出这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一般地,取以这个点为中间时刻的一段位移计算. (n-1)×0.02 如图2中vD= ,T为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图2 四、注意事项 1. 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 (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2. 打点时,应先 ,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 (填“接通电源”或“拉动纸带”).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 的下一位. 靠近 接通电源 拉动纸带 毫米 Ⅱ 重点知识探究 一、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原理及操作 例1 (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应注意 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220 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的是直流6 V以下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 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两限位孔平行 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解析 答案 √ √ √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故A错; 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正确; 为了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正确; 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正确. 例2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4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答案 二、速度的计算 图4 0.35 0.42 0.35 解析 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A、C间的距离为14 mm=0.014 m. A、C间对应的时间为0.02×2 s=0.04 s. A、D间的距离为25 mm=0.025 m. A、D间对应的时间为0.02×3 s=0.06 s 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A、C间的平均速度. 例3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1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2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1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2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1 .ppt
- 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2 .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9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教科版.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8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教科版.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课2 追及与相遇问题 教科版.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 教科版.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世界探秘 3.3 量子论视野下的原子模型 沪科版-5.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世界探秘 3.1 电子的发现及其重大意义 3.2 原子模型的提出 沪科版-5.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世界探秘 3.4 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沪科版-5.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世界探秘 沪科版-5.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波和粒子 2.4 实物是粒子还是波 沪科版-5.ppt
- 19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波和粒子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 沪科版-5.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