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为什么会出现进步思潮呢?;有学者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他三十余年不上朝, 搜罗天下财富。三饷加派(“辽饷” “剿饷”和“练饷” )使得农民倾家荡产。;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情境创设;(俗称秀才或相公) ;八股取士: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
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只须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这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的学说完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朱熹等人的学说核心“忠君”,科举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在使读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儒学的继续与变异: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异端思想家李贽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李贽;★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自刎而死;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
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
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
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
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后人评价: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排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官修)
;1、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
c八股取士因循守旧
d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abcd B、adc C、acd D、abd
;2、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以民为本的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
D.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3、在李贽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本原是( )
A、阴阳二气 B、道
C、理 D、天
4、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5、“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其核心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共同生活背景:处在动荡的年代,都参加了抗清斗争;1、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
(2)思想主张:;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
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
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
为一人之淫乐。 ;★ 强调工商皆本;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2)思想主张
A、力倡务实作风,主张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地方分权;
反对独治,主张实行“众治”
C、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
覆,宗庙丘墟。
——《日知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
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3、王夫之:唯物思想
(1)代表作:《读通鉴论》《宋论》
(2)思想主张:
A、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
B 、认识论 :主观的认识是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C、知行关系:行是知的基础
D、主张“人欲”与“天理”的统一,满足人们合理的欲望
E、提出进化论观点,反对复古,主张趋时更新(主张改革);材料:“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