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也素材.docVIP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也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也。刘璋时为绵竹令,先主攻绵竹时,诗先举城降。成都既定, 先主领益州牧,以诗为督军从事,出为牂牁太守,还为州前部司马。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黄忠的字),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成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建兴三年,随诸葛亮南行,归至汉阳县,降人李鸿来诣亮,亮见鸿,时蒋琬与诗在坐。鸿曰:“闲过孟达许,适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无复已已。”亮谓琬、诗曰:“还都当有书与子度(孟达的字)相闻。”诗进曰:“孟达小子,昔事振威(刘璋的字)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亮默然不答。亮欲诱达以为外援,竞与达书曰:“往年南征,岁末乃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乖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魏遣司马宣王征之,即斩灭达。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助也。蒋琬秉政,以诗为谏议大夫,卒于家。 (选自《三国志·蜀书》)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都既定,先主领盖州牧 领:兼任。 B.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 戚:忧伤。 C.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 指:指责。 D.适见王冲从南来 适:恰好。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备派费诗授予关羽前将军的封号,关羽认为自己的职位落后于黄忠,很是生气,所以不肯接受官职。 B.费诗在劝关羽接受封号和劝刘备不要自立时,都举汉初历史为例,但结果却大不一样,关羽接受了劝告,而刘备却将其贬官。 C.在对待孟达一事上,费诗和诸葛亮的观点截然不同,费诗认为孟达是一个反复小人,不值得与他来往,而诸葛亮却没有听从费诗的进言,还给孟达写了一封信。 D.孟达得到诸葛亮的信后,多次与诸葛亮互通书信,准备背叛魏国,魏国派司马懿征讨孟达,诸葛亮因孟达没有坦诚之心,不去救他,孟达被灭。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3分) 译文: (2)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3分) 译文: (3)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4分) 译文: 8.C(指:通“旨”,指皇上的意旨。) 9.D(该项两个“乃”均作副词用,可译为“才”。A、前句为动词,担任;后句为动词,认为。B、前句为介词,把;后句为连词,因为。C、前句为副词,偏指一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