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VIP

河北省承德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2012—1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初考试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向西方学习的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 ( )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2、日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3.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 ) A. 程颢和程颐 B. 朱熹和陆九渊 C. 王守仁和李贽 D. 黄宗羲和王夫之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是 ( ) A.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5.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这种把自然与人心结合加以论述的学问应是 ( ) A.汉代经学 B. 唐代佛学 C. 宋代理学 D. 清代考据学 6.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 A. “大一统”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 7.“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专著故自负,(顾)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对梁启超描述的这本书理解错误的是 ( ) A. 此书是指顾炎武的《日知录》 B. 其议论的核心在于限制君权 C.其观点与西方启蒙思想有些相似 D.其对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8.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cf15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