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对虾养殖场的多病原跟踪.PDF
第40 卷 第4 期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ol.40, No.4
2 0 1 9 年 8 月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Aug., 2019
DOI: 10.19663/j.issn2095-9869.20180518002 /
武和英, 王秀华, 杨冰, 于党辉, 黄倢. 一对虾养殖场的多病原跟踪. 渔业科学进展, 2019, 40(4): 104–114
Wu HY, Wang XH, Yang B, Yu DH, Huang J. Tracking of shrimp multiple pathogens in a shrimp farm.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2019, 40(4): 104–114
*
一对虾养殖场的多病原跟踪
1,2 2,3① 2,3 2 2,3
武和英 王秀华 杨 冰 于党辉 黄 倢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
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一对虾养殖场定期采样,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分别对对虾体内及水环
境中弧菌(Vibrio sp.)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及主要病毒性病原进行了跟踪
检测,同时,检测了水环境中的氨氮及亚硝基氮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该对虾养殖场中存在
的主要病原为多种致病弧菌和EHP ,未检测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
(IMNV)、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及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该养殖场中弧菌检
出种类达到16种,其中,主要的弧菌种类有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溶藻弧菌
(V. alginolyticus)、欧文氏弧菌(V. owensii)、创伤弧菌(V. vulnificus)、哈维氏弧菌(V. harveyi) ,且存在
导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副溶血弧菌(VPAHPND) ;养殖中期大棚养殖池水体氨氮及亚硝氮浓度分别
达到(3.5±2.0)、(8.2±0.7) mg/L ,显著高于室外养殖池水体氨氮及亚硝基氮浓度(P0.05) 。养殖期跟
踪的7个虾池中,出现严重对虾病害的大棚养殖池比例达到100%,而室外养殖池仅出现轻度对虾病
害,发病池比例为25% 。根据研究结果推测,造成大棚养殖池对虾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养殖对虾
感染弧菌及虾肝肠胞虫,同时,养殖密度大、水体氨氮及亚硝基氮浓度过高等在对虾病害发生中起
到了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前对虾养殖病害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病原;弧菌;虾肝肠胞虫;病毒病;病原跟踪
中图分类号 S9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869(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