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校园里的植物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从图片上的大树,我看到了什么? 树从上到下主要分为四部分:树叶、树枝、树干、树根。 叶是植物合成营养物质的器官。叶子内含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自然界中的氧气都是由植物的叶子产生的。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是通过叶的气孔实现的。 根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和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当然,位于地表外的气生根(榕树)也属于根的一种。 树干是植物的运输通道,一方面将由叶子产生的营养物质运输到根部或其他部位,它是在韧皮部中的管道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则是在木质部的管道中实现的,由下到上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送到叶部。 树枝也是植物的运输通道,此外它也有支持作用,让植物生长更多的叶子,以便产生适合其自身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一个年轮,代表着树木经历了所生长环境的一个周期的变化,通常气候是一年一个变化周期,所以年轮也就代表着一年中树木生长的情况。 观察大树 1.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树干、树叶、果实、花……) 2.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用眼(颜色、形状、大小、多少),用鼻(气味),用耳(听声音),用手(粗细、软硬),用尺子(量粗细) 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填在活动记录上。 记录大树的特点 如:树皮光滑 树皮粗糙 大树有2层楼高 树叶绿色 树叶椭圆形 果实坚硬 果实清香 树干有101厘米粗 敲击树干有沉闷声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棕榈 银杏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棕榈树属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粗壮挺立,不分枝,高达10m,干茎达24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叶簌竖干顶,形如扇,近圆形,茎50-70cm,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40-100cm,两侧细齿明显。花小而黄色。核果肾状球形,茎约1cm,蓝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一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都有茎、叶、花、种子等结构,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都能生长,都要呼吸…… 小结: 记得下课去观察一下 校园里的其他植物哦! 树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全一册 Unit 2 Section B Period 2(2a-Self Check).ppt
- 六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七新课标人教.ppt
- 六年级下册英语Module 9 Unit 1 Best wishes to you.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23小英雄雨来.ppt
- 窃读记知识学习课件.ppt
- 2018-2019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一: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ppt
-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襄阳专版)习题: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ppt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全册2.2.1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pptx
-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 .pptx
- 《登勃朗峰》(第1课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