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向阳的树 指西湖的白堤 理解诗歌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 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 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 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 * 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 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 《钱塘湖春行》颔联中“几处”“谁家”,能不能换成“处处”“家家”?为什么? 不可以。“几处”“谁家”说明莺、燕的活动并不频繁,突出了早春景物特征,这样写反而使诗句更加生动;改为“处处”“家家”就不符合实际情况。 * 思想感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和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 岳阳楼 滕王阁 *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细读感悟 * 体会首联和颔联两个“空”字的意思。 前面的“空余”写的是黄鹤楼,此处的“空悠悠”的“空”写的是白云,黄鹤楼与白云相映,更突出“空”的意境,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怎不令人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惆怅、失落、孤寂) * 颈联写景有什么特点? 由前两联虚写转为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描绘出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铺垫。 *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 尾联“烟波”一词妙在哪? “烟波”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自然的表现了出来,与“日暮”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思乡之愁。 * 使至塞上/王维 * 王维(701—761),字摩诘。他的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他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诗。所以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走近作者 *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 使至塞上(结构思路)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