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资源(共28套144页)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全册)精品学案汇总.Doc

超级资源(共28套144页)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全册)精品学案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超级资源+学科” 看看能搜出什么!!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当你的经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那你就应该踏实的去做!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超级资源(共28套144页)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全册)精品学案汇总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分封制、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结构化预习:①认真阅读教材,用黑色或蓝色笔规范地标注下列知识,划出关键词句;②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 ③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 1.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的出现 ①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②原因: 。 ③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 生、 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④政治特色:早期国家的君王用战争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接替通常以 的方式实现。 (2)夏商政治文化 ①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②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 ,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商代政治的另一个特点是 密切结合,商王通过占卜手段主宰国政。 2.西周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分封对象: 、 、 。 (3)受封者的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同时受封的诸侯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 (4)评价: 。 3.宗法制 (1)实质:是按照 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 制度。 (2)概况:周天子以 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他们对于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其最大特点: 制。 (3)结果: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 ——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 (4)作用: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此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预习检测 1.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 D.体现了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解析: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它不仅是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国国君也有权力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还可以分封士。因而分封制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严格的多层次的奴隶制等级关系。D项符合题意。 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 周王的妻妾 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 妻(正室) 三哥(20岁) 四哥(14岁) 妾一 大哥(25岁) 妾二 二哥(22岁) A.大哥 B.二哥 C.三哥 D.四哥 生成问题 生成 问题 日期 自评 组评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文说史 河南新密古城新石器时代城址图 城的出现是早期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互动解疑 材料一 封邦建国,以蕃屏周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国其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二 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据史籍载,夏朝存在了4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6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