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极拳的弓步练习 (转)
=============================
发布时间:2010-04-28 16:45
太极拳的大架套路习练中有较多的弓步连续进步。“唯内之是求”地追求符合太极拳的理法要领来完成这种动作,从而正确地培养符合太极拳武术特性的条件反射,不仅关系到太极拳武术实战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够有更好的健身强体作用。如果传授指导者自己对这种动作没有具体细致的正确要领的概念,或表达不清楚,或跟随学练者“唯外之是骛”地仅仅凭着观察容易了解的外形动态而马虎、含糊地模仿,就很难正确地完成这种动作,武术与健身目的也就难以达到。然而对于这种动作的介绍不仅少,而且有的叙述含混笼统不清楚,有的语焉不详不完整,还有的故弄玄虚其实自己也是糊里糊涂,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锻炼体会。本文所介绍的完成这一动作的方法,对于初学者不必要求全部做到,但熟练后是应该追求的,而如此初步锻炼时与纯熟后的反应与感觉又是不一样的。
从生理与运动解剖学角度分析,人的一脚向前伸迈,脚未落地之前两脚朝向应该有一定的角度才符合自然合理的人体运动规律。所以,太极拳套路中的弓步连续进步,一脚向前伸迈时另一脚应该有~定的外撇。按照外撇的脚是否承载体重,可以分为虚脚撇脚和实脚撇脚两种。实脚撇脚的进步存在于正在进攻的拳式中间,如搬拦捶的搬后接拦捶的步法,在太极拳中是较少的。因为太极拳所有单个拳式都是包含着接劲、沾黏连随和发劲整个过程的,而接劲、沾黏连随是需要前脚有一个“虚”的过程的。太极拳的弓步连续进步多是几个单个拳式的重复,不是连环拳式,这样的弓步都是属于虚脚撇脚的,不同的只是“虚”的程度而已。这种虚脚撇脚的进步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如搂膝拗步这样需要化解后正面发劲攻击的进身,一类是如野马分鬃这样需要化解后先贴靠再横捌、发劲攻击的进身,一类是如玉女穿梭这样需要在侧化的同时发劲攻击的进身。虽然与上肢武术动作配合的弓步进步有多种形式,但大致的过程步骤都是基本相同的。以下主要以搂膝拗步这类拗步正弓步为例来加以讨论。
由于武术动作用文字叙述,步骤分述太细往往会造成繁琐使人理解困难,所以本文将一个弓步形成过程分为六个步骤作提纲挈领的简要叙述,再将具体细节作详细介绍。下面以已经形成的右正弓步开始叙述。
右正弓步的规格是:①两脚前后分开,右脚在前,脚尖向前,两脚的横向距离可在两脚内侧前后方向直线的两侧至两脚的最外侧横距与两肩的横距同宽;②左脚尖外撇约45度左右,向后自然伸直,右腿屈膝约90度至l35度;③胸腹正对前方,两肩的连线与两胯的连线、两侧肩胯的连线分别各成平行线,因此右胯前的腹股沟向内向后缩,左胯后的臀纹沟向内向前缩,从而左右臀部的形状大致相同,右小腿约与地面垂直。
弓步进步过程的步骤如下。
1.以沉引起右脚向前蹬地作为动力.引起略有左移的左胯为轴使躯体右转并略后坐.因而带动右胯向内向后缩,从而同时带动右腿伸直、右膝向外转动和右脚尖外撇。
【说明】
① 所谓的“沉”是指气沉丹田沉蓄于腹部的内力通过腰骶部向下沉送。脚蹬地主要是脚跟蹬地,必须由沉引起,不能由右脚的局部力量主动蹬地,不然就违反了太极拳理法要领而“手足自动”使用“力”了。
②在右脚蹬地的作用下,身躯先以右胯为轴略微左转使左胯向左后移,同时促使左膝略微向外转,然后再以左胯为轴,躯体右转带动右胯后移内缩形成躯体后坐,同时带动左膝和右膝都向右转,右脚尖外撇。右膝和右脚尖的转动不能主动。另外,右腿的伸直不是完全伸直,更不是挺直。
③身躯不能主动后坐,必须是被前脚推动后坐的;身躯不仅不主动后坐,而且右胯还有维持原来位置的前撑。太极拳中的身躯必须总是对其移动反应形成对抗,如前脚推动身躯向后,身躯就反应为向前撑,体现了“有前即有后”。如果身躯主动后坐、右胯主动后移,前脚与右胯会有脱节感,由脚而上的劲力传递就被破坏,容易形成前脚只能后退、后脚不能提起的“双重”。只有“沉”引起的右脚向前“蹬”与右胯向前“撑”引起身躯后坐,在身躯后坐的过程中,后脚才仍然可以灵活地提起向侧方或后方移动,而前脚的“沉蹬”一消失,前脚也可以立即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形成前后两脚都能够轻灵提起移动的“偏沉”。 ④身躯后坐不是整体的后退,身躯后坐虽然也有后移,但实际上后移很小,似乎外形动态上身躯右边明显后移,但身躯轴线的着地点仍在原处附近侧移,腿脚的表现是左膝在原地下降,甚至还有前移。如果是整个身躯向后退的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3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跆拳道标准教材 跆拳道教材.doc VIP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方法与实践.docx VIP
- 钱可强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六版答案(同济大学版) .pdf VIP
- 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新发少见传染病的流行病特征和案例分析题库答案.docx VIP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VIP
- 2025北京广播电视台校园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触屏式房间温控器 RDF800,RDF800 NF 触屏式房间温控器 RDF800,RDF800 NF 使用手册.pdf
- 2025北京广播电视台校园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有答案详解.docx VIP
- GB-T-755-2008-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