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
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当时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有:解放思想,搞好综合平衡;注意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乱涨价;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办更多的事情。国务院在1980 年12 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这些宏观调控措施抑制了总需求与通货膨胀,使1981年经济增长率很快回落到正常的水平,1981年GDP 增速只有5. 2 %,比上年回落2. 6个百分点。
;2、1985-1986年的宏观调控:抑制信贷、消费的急剧扩张和高通胀
1984-1985年宏观经济形势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和改革向城市的推进,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的情况,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1984年,中国决定把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并把部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即“拨改贷”。在基本建设投资由拨款改为贷款后,便发生了银行竞发贷款、基本建设规模迅速扩大、货币发行失控、工资奖金增长过快、社会消费需求膨胀的情况。1984 年GDP 增长率达到15. 2 %,为建国以来最高,当年通货膨胀率高达9. 3 %。
;1985年实施了“双紧”式宏观调控——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宏观调控的思路开始形成,使得1986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8.8%,通货膨胀率下降到6.2%,经济形势有所缓和,但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仍然较高,经济再次膨胀和过热的风险并未根本消除。
;3、1989-1990年的宏观调控:治理整顿,实现经济“硬着陆”
从1979年到1988年,由于实行改革开放,长期被压抑的潜在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中国经济实现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中积累的不协调、不平衡因素也越来越多。1989到1990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物价高峰,1988年投资率为37.4%;经济过热,经济增长率为11.3%;进口增加,外贸赤字为77.5亿美元。
加上1988年初,在大量商品供不应求、通货膨胀率客观还比较高的条件下,政府过早地作出决定,要进行全面的价格改革“闯关”。
;198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对极少数重要商品的价格继续由国家宏观控制,并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完全开放,由市场调节。接着又放开了高价烟、酒的价格,市场销售价一举提高了好几倍甚至上十倍,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也上升到了两位数,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物价高峰。而当时的银行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只有7.2%,商品价格指数与银行利率明显倒挂,很快就出现了全国性的商品抢购风潮。与此同时,尽管当时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得到一定控制,但预算外投资规模的膨胀远远没有控制住,而且愈演愈烈。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款挤兑风潮,1988年8月中国第一次在建国以来发生储蓄存款净下降,8月份城乡储蓄存款减少26.1亿元。其中定期减少27.8亿元,活期增加1.7亿元,1988 年通货膨胀达到了18.8%。
;历时3年的“治理整顿”,其中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调控主要集中于1988和1989年两年,调控措施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1988年下半年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后又发布规定对加强物价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加强信贷控制、提高银行储蓄利率。1988年7月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严格信贷资金管理的通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从12%提高到13%,并从9月起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随后,9月1日和次年2月两次将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由6%提高到9.45%。此外,政府还颁布了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基建规模、清理整顿各类公司、制定国家产业政策等各项调控措施。
;由于这次经济失控的范围宽、来势猛、影响大,因而调控的步伐也就比较急,采取的措施与力度也比较大。可以说基本上是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进行“急刹车”,并采取强硬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总需求——坚持执行紧缩信贷的方针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从而迅速地抑制了增长和通货膨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九版眼科学-PPT课件-第13章-玻璃体疾病.pptx
-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ppt
- 达风21TD 31TD车铣复合数控系统用户手册4.pdf
- 《兰亭集序》(原文带拼音+全文翻译、注释、写作背景).pdf VIP
- 2025年“T8八省联考”语文试题评析及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中考道德与法治7-9年级知识点复习提纲.pdf
- 备考资料中考生物复习提纲:认识生物.docx
- 哈弗-哈弗H8-产品使用说明书-哈弗H8-2017款 2.0T 8AT 四驱 悦享型-CC6480TM62-哈弗H8-使用说明书-红标-中文-18-17.05-01Z1.pdf
- 铜仁市第十二中学2021年中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VIP
- 场平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