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 查看图片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 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 哲学家。因提倡 文学革命而成为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自取的名“适”与字“适之”,乃取自当时盛行的 达尔文学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父亲: 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官至 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 战争离台,著有《台湾纪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胡传逝世时胡适尚未满四岁,但胡传已给胡适留下了希望他好好读书的遗嘱。在胡适的幼年中,虽然父亲不在,但他的母亲冯顺弟时常教导儿子要学习父亲,不要丢脸。所以自胡适懂事起他已经开始学习和了解胡传的思想了。他恪守父亲的训示,追求“以期作圣”的人生目标。可以说,从小时候开始,父亲的影子就一直留在胡适的心中。并且胡适曾在台湾台东跟随过父亲一段时间,他的心里多多少少对台湾存有一些感情。
母亲 冯顺弟,安徽省绩溪县人。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母亲极为重视他的教育,对他要求很严。要求他用心学习,认真做人。对人宽容。
论点一:家教(家庭环境的重要性,父母的期望)
个人经历
胡适5岁启蒙,在 绩溪老家 上庄受过9年 私塾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学堂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 梁启超、 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1906年考入 中国公学,1910年考取“ 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 美国留学,于 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扬扬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
(论点二:机会与才能;抓住机遇)
胡适一生得过35个博士学位,照说智慧一流。可是他当初到美国留学时,却被三十多种苹果树难倒,因而改行——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最先是进入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农学院。胡适在康奈尔农学院必须实习各项农事,包括洗马、套车、驾车等,还要下玉米田。胡适对这些还都有兴趣,也可应付,可是到了苹果分类时,胡适却十分烦恼。三十多种苹果,对这些农家出身的学生来说,二三十分钟就可分门别类,弄得一清二楚;胡适花上了两个半小时,却只能分辨出20种,真是让他十分烦恼。
(论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应该学会扬长避短)
胡适是在宣统二年考取 庚子赔款奖学金留美的,因家道中落,美国的农学院可以免学费,故学农以节省学费接济家庭。既被苹果难倒,自知不是学农的料子,便转学历史、文学,后日方得成名,正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袁同礼考证过胡适的学位,胡适共得博士学位36个,但胡适自称他有35个。
1915年入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 杜威,接受了杜威的 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论点:坚守理想,坚守信念)
1917年(25岁)夏回国后,任 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 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 白话文学,成为当时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 新青年》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 文言文,
\o 查看图片 所写的《 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
(论点:创新的精神、勇气、眼光)
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 文学、 哲学、教育学、史学等方面都有建树。
(论点:兴趣的重要性)
胡适深受 赫胥黎与 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 自由主义,提倡 怀疑主义,并以《 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 民主、 科学才能救中国,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论点:自由的精神,怀疑的精神,是创新的起点)
胡适25岁任北大教授。民国的大学老师有的比较自负,胡适也不例外。据说胡适在北大讲课,讲到孔子怎么说,就在黑板上写“孔说”;讲到孟子怎么说,就在黑板上写“孟说”;讲到自己怎么说的时候,就在黑板上写“胡说”,引得哄堂大笑。
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于是北京大学学生 顾颉刚介绍 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傅斯年是聊城人。为人义气慷慨。耿直大度。终生追求自由的精神,勇于探索,重视实践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