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1(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VIP

山东省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1(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2013年《山东高考》岳麓版历史选修一二轮阶段检测精选预测卷1(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现状 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2.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 B.卡尔文教派 C.英国国教 D.英国清教徒 3.(2011年12月北京顺义区2题)以下对于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目的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打击鲜卑大族 B.吸取先进文化 C.扩大统治基础 D.缓和民族矛盾 4.克利斯提尼统治时期,削弱部落贵族势力的主要举措是( ) A.划定10个行政选区,组成“五百人会议”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D.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5.(2011年10月湖北鄂州摸底17题)(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 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 6.下列对日本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相同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都造成了自身的落后 B.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对本国的渗透 D.都完全隔绝了本国与世界的联系 7.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出现了一批“冬则居南,夏则居北”的候鸟般的“雁臣”,这种现象说明( ) ①部分鲜卑贵族对迁都存在对立情绪 ②鲜卑族人与故乡的联系难以彻底割断 ③孝文帝通过局部的让步来保证全局 ④迁都因为多数人的反对最终宣告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行不通 B.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梭伦崇尚正义法制的价值观过于超前 D.没有创立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制度 9.北魏孝文帝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①促进鲜卑族贵族接受汉族文化 ②进一步吸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③争取汉族地主对孝文帝的支持 ④整顿吏治以壮大北魏的统治力量与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2年11月北京市西城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下列相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重破格使用人才 B.重视农业生产 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改变旧的土地制度 11.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 A.幕府将军 B.大名 C.新兴地主 D.武士 12.(2012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13.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③主张神父可以娶妻 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二、非选择题 15.(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39题)(28分)历史上往往将那些推动社会发生根本变革的事件冠以“革命”的称号,这些革命又分为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等。阅读下列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x195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