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安全防范进校园系列活动 大学生群体易被诈骗类型 当前形势 当前,全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较高,犯罪成本低,群众损失高,打击难度大。因此宣传防范是从源头上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途径之一。 1、朋友圈微商需甄别。安徽某大学艺术学院的小王发现朋友圈里的“自拍神器”比市场上便宜2000多元,很是心动。一番交谈之后,店主给小王看了实物照片,及以前购买者的留言。再三考虑下,小王通过银行卡转账给店主4000元。不料当钱转过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店主。 骗术一:网络购物类诈骗 关键词:购物、退款 2、网购退款来电,警惕诈骗连环计。2015年3月份瑶海区李女士在购物网站购买了1000多元的化妆品。晚上7点,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网站购物服务员,说因为业务繁忙不能发货,要将购物款返还至杜女士的银行卡上,请她提供一下卡号。是退钱,不是要钱,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杜女士没有怀疑,提供了建设银行卡号,并在男子的要求下,一并告知了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嘀嘀”几声后,杜女士的手机陆续收到了3条验证码。电话中,男子又请杜女士将验证码一一告诉她,杜女士照做。男子挂断电话后,杜女士查了账户,她卡里的25900元,已经全部被消费。 点评:不足之处? 防骗提示: 1、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不要随意向不明身份的人通过电话、即时通讯设备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少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在进行购物或其他业务时,并不一定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码和手机验证码也可代替密码进行业务。所以,不要以为密码没有泄漏就是安全的,其余相关信息,尤其是手机验证码,不可随意告知他人。 2、直接拨打购物网站的客服热线进行查询举证。由于骗子打电话之前可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个人信息,并通过谎称购物网站客服来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遇到这种情况,建议直接拨打购物网站的客服热线进行查询举证。 3、网上购物选择信任度高的电商网站,不要随意注册不知名的购物网站。 骗术二:网络兼职类诈骗 关键词:刷单、招工 典型案例: 钱某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他想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多挣些钱贴补生活费用。2月27日,他找了一个网络兼职,替人刷单,对方承诺,完成一定的刷单任务后,按照本人刷单金额的4%给予酬金,并返还全部刷单金额,钱某信以为真,通过支付宝和网银多次按照对方的指示,支付刷单,共计支付8700元,其中5000多元是借同学的。特别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钱某被骗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与对方用QQ交流,没有打过一次电话,3月1日,对方再次让他支付刷单时,他再也无钱支付,感觉上当,于是报警。 点评:不足之处? 防骗提示: 现在的网络兼职欺诈通常是人工欺诈与钓鱼网站相结合,兼职者在耗费时间精力,为完成兼职任务损失钱财外,还可能因登录钓鱼网站而泄露自己的网银账户和密码,继而扩大损失。 因此,在网上如果遇到兼职、刷单、招工等信息时,一定要谨慎对待,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网络、短信要求缴纳各种费用、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请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面对网络兼职诈骗,如果真的要做某些兼职工作,必须找信得过的熟人介绍,绝对不可以在网上轻易听信所谓的“好心人”的鼓动盲目去做。 骗术三:中奖类诈骗 关键词:中奖、二维码 典型案例1: 中奖类诈骗。近期很多犯罪分子利用人们的侥幸心理,称被“奔跑吧兄弟”抽中为场外幸运观众奖,利用群众对节目的认可和信任,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为由要求被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实施诈骗。此类案件是《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百变大咖秀》、《爸爸去哪儿》等中奖类诈骗后,又一类以全国高收视娱乐节目“幸运抽奖”为名实施的诈骗,且有继续蔓延趋势。 典型案例2: 二维码类诈骗,二维码不能“随便”扫。合肥某高校李同学收到了朋友发给他的一张图片上有“扫描二维码关注,可以免费领取50元手机话费”。于是,他扫描并关注了一个名为“ 聚XX”的微信。随后,按要求给好友群发了图片并截图给“聚XX”微信,还提供了手机号码。两天后的早晨,李同学刚开机就看到一百多个来自亲朋好友的末接电话。他回拨了妈妈的电话,电话一接通,妈妈急忙问“你没出事啊?昨天你们辅导员打电话说你吸毒欠钱被人绑架了,要拿30万才放你,不然早上就....”家人听到消息急得没有办法,不仅取出银行里的13万元存款,还四处找亲戚朋友借了16万。“辅导员”说可以帮垫1万块钱。就这样29万转给了骗子。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点评:不足之处? 1.防骗提示: 遇到此类事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轻信,可通过多个渠道核实事件的真实性。 一是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最新).docx VIP
- 一种电液控行走系统.pdf VIP
- 2025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he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商务英语的特点.doc VIP
- 【英语】英语状语从句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pdf VIP
- 档案室建设方案.pdf VIP
- 无纺布施工方案.docx VIP
- 公司车辆借用协议7篇.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