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模块化低位顶升模架体系
的优化与改装研究
王建春、 白进松、徐为信、陈阳武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本文主要从模块化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的改装优化为出发点,以宇洋·中央金座项目为例,介绍了该架体如何在福州世茂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和优化,并成功运用到宇洋项目的过程。该课题的实现减少了工程施工造价,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符合“绿色施工、节能增效”形成节约型社会的宗旨。本文通过对模架体系的优化和改装进行阐述,为模块化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提供工程依托和经验积累。
关键词:模块化;超高层;低位顶升模架体系;改装思路;优化措施;
1模块化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的现状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超高层项目如雨后春笋竞相矗立。针对超高层普遍的结构体系,一种适合钢框核心筒的新型施工平台——地位顶升模架体系应运而生。该施工平台具有安全性高、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好等几大优势。但该体系造价高,拆装量大,工具化程度不强。针对上述缺陷,在福州世茂项目的体系设计上首次投入了“模块化、标准化”的理念,并成功在宇洋·中央金座工程中得以周转实施。同时在改装周转过程中,针对该体系设计上存在的一些亟待优化的设计部位进行了优化。以下通过对在宇洋·中央金座工程实际改装、优化方面上进行阐述,为模块化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提供工程依托和经验积累。
2工程概况
福州世茂国际中心项目所采用的模块化地位顶升模架体系在设计时即考虑了标准化构件的组合形式,构件间采用销轴或栓接方式,适合其二次周转使用。福州宇洋·中央金座是中建三局继福州世茂后在福州承接的又一超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及开工日期恰能符合原有架体的周转要求。
以下通过对两个项目的结构体系和工程特点进行分析和介绍,对该模架体系的优化与改装研究进行阐述说明:
项目工程概况表 表2-1
项目
福州世茂国际中心工程概况
宇洋·中央金座工程概况
结构形式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桁架)+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桁架)+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
工程高度
273.88米
258.68米
核心筒面积
440㎡
467㎡
标准层层高
3.7米
4.1米
砼标号
C60、C50
C60、C55、C50、C45
墙体变化情况
1150/1000/850/700
1000/900/800/700
3改装思路
3.1支撑箱梁位置确定
首先应对支撑箱梁位置进行确定,需综合考虑箱梁大小尺寸、桁架跨度、挠度变形、结构受力等各方面影响:
通过对上述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本工程四个箱梁布置在通道连梁上。此时主桁架悬挑段长度5~7m,主桁架跨中跨度12~13m,箱梁大小5.2m、5.5m。通过对桁架挠度变形、连梁结构受力验算后,满足要求。
图3.1-1 箱梁位置布置示意图
3.2桁架合理布置
支撑箱梁位置基本确定后,以各构件利用率最优为原则,合理进行钢桁架布置。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箱梁位置进行微调。
福州世茂钢平台主、次桁架均由满足模数(基本模数取为1.5m)的标准单元和非标准单元拼装而成。因此在布置宇洋·中央金座项目主桁架时,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首先建立1.5m的标准网格(如图3.2-1所示);
将核心筒放入标准网格内,尽量使更多的墙体位于两条网格线的中间,当网格线离剪力墙过远或过近时,可以减小网格尺寸,但网格尺寸必须是0.5m的倍数(在井字节点位置,调整成为0.75+1.5+0.75模式)。最终形成由标准网格(1.5m)和非标准网格(非1.5m)组成的平面网格(图3.2-2所示);
根据福州世茂钢平台主桁架型号,确定网格的模数组合。以利用率最高为原则对桁架支撑点位置进行微调,并最终确定支撑箱梁位置;
南北跨中主桁架组合形式为(3+3.5+3)×4,东西跨中主桁架组合形式为(3+4.5+3)×4。南北悬挑主桁架组合形式为4.5×8,东侧悬挑主桁架组合形式为(3+3)×4,西侧悬挑主桁架组合形式为(3.7+3)×4。(3.7模数主桁架是为避开墙体及劲性柱而增加的非标构件)(如图3.2-3所示);
根据核心筒剪力墙位置确定次桁架,并将没用的网格线删除;(如图3.2-4所示);
在主桁架间、主次桁架间以及次桁架间加入面外撑杆,形成的空间钢桁架平台,将平面网格线转化为空间桁架网格(如图3.2-5所示)。
图3.2-1标准网格 图3.2-2将剪力墙放入标准网格内并调整网格
图3.2-3选择主桁架并微调支撑箱梁 图3.2-4布置次桁架
图3.2-5增加面外撑杆,最终形成的空间钢桁架平台
4改装方法
4.1桁架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