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课件(第1-8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绪论;砍砸器·旧石器时代;(1)审美意识的觉醒是美诞生的基础。从早期石器造型的演变可以看出人类审美意识觉醒的大体情况;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外形不太规则,比较粗糙,完全以实用为目的,看不出审美意识的参与。;石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外形规则、光滑,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但其外形的美观主要出于实用目的,虽然有一定审美意识的参与,可还不是人类自觉审美创造的产物 。 总之,审美意识是在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中逐渐觉醒的。;(2)人类自觉的审美创造是美诞生的标志。 首先,从人类早期彩陶造型和纹样看人类审美意识的成熟和事物审美价值的独立;白陶鬶·大汶口文化;彩陶造型:中空、对称、均衡、和谐、多样,充分体现了早期人类对形式美法则的熟练掌握和自觉灵活地运用,具有超越了实用价值的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彩陶造型的实现是建立在生产劳动技术的飞跃基础上的。;彩陶纹样主要分具象图案和抽象几何图案两种: 具象图案:形象简洁生动,一般色彩明快,是对生活形象的再现又具有虚构想像的成分,内容比较明确,有一定的装饰性和丰富图腾含义,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仰韶文化;抽象图案:几何纹样与具象图案相比是对生活形象的简化、抽象,通常不以再现为主要目的,充分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像力,含义模糊,装饰性更强,有图腾含义,具有独立审美价值。;涡纹双耳彩陶罐·马家窑文化;总之,彩陶是人类自觉的审美创造的产物。自觉的审美创造本身就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所以,人的审美意识是在生产劳动中觉醒、成熟的;事物的审美价值是从实用价值中逐渐独立出来的。;(2)美学思想是在审美实践(包括审美创造、审美欣赏)中产生的。人类的审美活动是美学思想产生的沃土。 古希腊:柏拉图的“灵感说” 文艺复兴:达芬奇的“镜子说”;(二)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美学是在美学思想的积累和发展基础上在18世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首次提出建立美学的建议。 诞生标志:1750年鲍姆嘉通《Aesthetik》第一卷出版。 鲍姆嘉通:“美学之父” 知:对应的学科是逻辑学(求真) 情:对应的学科是伦理学(求善) 意:对应的学科是美学(求美);(三)美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二、美学的研究对象;2、美学研究艺术 黑格尔:美学是“艺术哲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3、美学研究美感、人的审美心理。 鲍姆嘉通:“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 ,是美的艺术的理论。”;4,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同时,认为艺术是美学的研究对象。 5、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二)美学教材中的几种观点: 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杨辛《美学原理》);2、美学是对现实中以艺术活动为典范(重点)的审美活动进行思考、解释的学说与理论。美学应把握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并在这种活动和关系中来理解审美经验、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艺术活动还有“美”的观念或价值。(朱立元《美学》) 3.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学者以审美活动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四,美学的研究方法;三,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美感 什么是美感? 美感是怎么产生的? 审美有哪些心理要素?;3、艺术 艺术的一般规律 不同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思考题: 1、为什么说美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 2、美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 第二讲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 ; 本体论 :是什么 哲学研究 认识论:想什么 方法论:用什么; 我们学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本质的认识也从三个阶段看: 本体论阶段(古希腊——16世纪) 认识论阶段(17——19世纪) 方法论阶段(19世纪末——);一、本体论阶段;(一)古希腊;(2)哲学观 理式世界 现实世界 艺术世界;椅子;(3)对美的本质的认识:真正的美是美的理式 A、美本身和美的东西的区别: 美的理式(美本身):单一、永恒、不可感不可见 美的东西:组合、变化、可见可感 B、二者的联系:二者是分离的,同时有被分有和分有的关系。 分有方式:模仿/灵感;2、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47) (1)生平、著述 17岁师从柏拉图,至其去世 前343年成为亚历山大的老师 前335年在雅典办吕克昂学园 著作:164种400卷 《物理学》、《修辞学》、《形而上学》《诗学》;(2)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