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学习课文1-4则 1、重点字词 贤: 逾: 得: 阶而升: 而:表修饰 由: 3、思考讨论 ①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 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 他人---如丘陵-----可逾 贤(才德)仲尼 ---如日月---不可逾 ---如拾级上天---不可及 2、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的人生理想,表示了怎样的态度? ①对曾皙表示赞同,甚至欣赏。 ②对子路表示否定,但心平气和,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 ③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 3、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志向? (1)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是如何治国平天下。 他批评子路,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即他不讲“礼”。在孔子看来,没有礼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政治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冉有、公西华二人尽管态度谦逊,但所谈的内容无非是为邦为国一套,这在当时的孔子看来似乎 是不那么感兴趣了。 (2)而曾皙没有谈到治国大事,但他给我们勾画一幅优哉游哉,老少同乐的清明上河图的,构画一幅和谐大同、太平盛世的图景,充分表现了曾皙仁爱思想和他治理国家的一种远大理想。 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所以孔子由衷地发现赞叹曾皙的话。 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是因为她懂得古礼。礼遇非礼乃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 到……去 弹琴唱歌,名作动 怎么 “之于” 高兴 对他发誓。 “矢”通“誓” 四、自读5、6、7、8、11、12、13则,完成下列问题 1.字词理解 之武城: 弦歌 : 焉用: 闻诸夫子: 子路不说: 矢之: 2、句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习了道就容易使唤(指使)。 3、思考回答(1)第5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举例分析下。 (2)11-13则,主要写什么? (1)第5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举例分析下。 明确:①对弟子的尊重,平等待人的品质和率真、和善的人格. ②平等、友好、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子见南子”补充说明: 史记?孔子世家》中的相关记载: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谦称),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南子自称)。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见之。……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2)11-13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11则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牛伯的关爱(手法:反复)。 12、13则表现孔子与弟子颜渊情感深厚(手法:反复、语言细节描写、神态细节) 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不同人都盛赞颜回 : ①、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有能任用我的,我就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推行于世;不能任用我时,就将这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藏之于身。只有我与你能做到这样啊!)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复 ”)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③、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 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于颜渊独寄以传道之厚望。亦盼身后,颜子或犹有出而行道之机会,故孔子于其先卒而发此叹。” 只是我想,仅仅做到这一点就算贤了吗?我觉得还不够,还应该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才能算贤。 更进一步的疑问是:人人都像颜回这样安贫乐道只消费不生产,那么谁来生产?谁来供养?一个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作为毫无贡献,这样的人算高尚吗?有价值吗? 选文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评析】孔子对弟子们充满了关爱,冉耕身患恶疾,孔子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 这段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及师生情谊的深重。 [注释]疾:重病。牖:窗户。斯:这样。也:句中语气词,表舒缓语气。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