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名师课件1 湘教版必修1.pptVIP

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名师课件1 湘教版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渭河平原 断层地貌—— 地堑 汾河谷地 断层地貌—— 地堑 活动: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1、采石场选址 ●活动:假如你是一名地质工程师,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2、石油勘探 3、地下水开采 4、隧道选址 5、水库大坝选址 点击图标放大讲解原因 ——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河流,利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㈢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 2、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锥、火山口等地貌。 地壳断裂和错动等。 1、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 庞贝城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时,在当属于中小城镇,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而火山带走生命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量古罗马帝国的建筑遗迹和艺术文物,庞贝因此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古城遗址。 2、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力量来源: 流水、冰川、风力、波浪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大 蓝 洞 ( 洪 都 拉 斯)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撒哈拉之眼(毛里塔尼亚)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巧克力山(菲律宾)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蓝湖洞(巴西)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巨型水晶洞(墨西哥)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地狱之门(乌兹别克斯坦)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巨人之路(爱尔兰)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赤水丹霞(中国)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羚羊峽谷(美国)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波纹岩(澳大利亚)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相互关系 内 力 作 用 外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等 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和盆地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 削高填低, 使地表趋 于平坦 同时进行,共同改变地表形态; 在整个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起主导作用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的相关学说 大陆漂 移学说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大陆漂 移学说 地壳运动的相关学说 海底扩 张学说 大陆漂 移学说 地壳运动的相关学说 老 新 老 板块构 造学说 地壳运动的相关学说 观点:(1)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 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在这一地带。 海底扩 张学说 大陆漂 移学说 挤 压 碰 撞 张 裂 分 离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 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或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马里亚纳海沟 大陆板块内部张裂形成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海洋板块内部张裂形成 大西洋海岭、印度洋海岭 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宏 观 地 形 图 示 实 例 山脉和高原 岛弧、海沟、山脉 裂谷、海洋 海岭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背 斜 背 斜 向 斜 1、褶皱 水平挤压 岩层弯曲变形 背 斜 山 向 斜 谷 甲 乙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之一——岩层形态 图中两地哪处是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地质构造是本质,构造地貌则是表象!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相反。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之二——岩层新老 新 老 新 老 老 新 拟人记忆法: 背斜——背弯了,心也老了 小结: 褶皱与地表形态 2 、断层 岩层断裂 发生位移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