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下)
重难点辅导(三) 散 文
一、简述《寒风吹彻》的主要内容。
《寒风吹彻》是刘亮程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作者在光线暗淡的屋子里围抱着火炉,散漫地回想着过去的一些人和事,回忆中,有作者自己的一次寒夜的经历,有一个冻死的陌生人的故事,也回忆在冬天里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母亲如何艰难地抵御着冬天的寒冷。在回忆中直至黑夜完全降临,作品抒发的是作者关于生命的抽象的体验,作品中“雪”、“冬天”、“寒冷”等,既是对真实情景的描绘,也是作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对生命中的冷漠、孤单、衰老等的体验和感悟。
二、结合作品谈谈《我与地坛》的写作特点。
《我与地坛》是作者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年观察到的人生百态的对命运的感悟。在艺术上,《我与地坛》有着独特的叙述风格。其一是倾诉的叙述语气。作品采用与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娓娓而谈的方式,形成一种亲切的叙述风格。而且在作品中,作者还把地坛作为倾诉对象,使地坛这一空间意象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其二是沉思冥想的氛围。作品采用舒缓的句式和富有诗意的象征,对自己感性和观察和体验进行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在回答时,应简单结合作品的内容来分析)
三、谈谈《随想录》的忏悔意识和批判精神。
《随想录》是巴金历时八年创作的150篇随想性散文的总集。作者写作《随想录》的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清算和反省。这种反省始终与作家自我追问的忏悔意识和五四式的社会批判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在随想录中,巴金不象很多的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四人帮”,而是包含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作者不断地反省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在自我解剖中忏悔自己身上的奴隶意识,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正义和朋友,事实上做了专制主义的帮凶。巴金通过自我忏悔,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良知和责任的命题,表现了作家巨大的自我解剖的勇气。同时,作品也以尖锐的社会性抨击完成了五四人格的再塑造。在作品中,巴金不仅批判当代社会形态中的各种封建意识,批判文革时期的丑恶、落后和黑暗,也批判了当代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现象,重新倡导对五四精神的回归。
四、贾平凹对商州文化的表现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结合作品来谈。
贾平凹的商州散文系列,包括《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三录》等作品,这些作品以陕西南部商州地区为背景,挖掘秦汉文化的源流,表现商州在现代文明的氛围中所经历的嬗变,构成了一个具有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学空间,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现实境遇的关注。
作家从商州的地理风貌写到历史沿革,再从商州的习俗勾勒出商州文化的灵魂。《商州又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商州地区特有的地理风貌决定着商州人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诸于打猎、唱山歌、迎亲嫁娶、生儿育女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商州地域特征。商州的土地,养育了商州人淳朴、善良、忠厚、直爽的性格,这其中也有种种的落后、保守、无知和愚昧,但都与商州这块土地上强悍的民风、质朴的民情、阳刚的气质、坚韧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商州文化的精髓。
另一方面,贾平凹又不是把商州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化石标本来表现的,而是站在现代意识的立场上,对变化着的商州进行理性的审视,既表现商州文化对现代化变革的制约,也表现现代化对商州文化的冲击。《商州又录·九》中,写到一个老婆子对孙子的担心,孙子喜欢电影,喜欢到很远的地方去,不愿留光头,衣服上不钉扣门儿,不和老婆子一个炕上睡。早晚还刷牙,喜欢交朋友。老婆子总觉得孙子有一对翅膀,总有一天会飞走。要修柏油公路了,孙子喝酒庆祝,老婆子说:“越来越不像山里人了。”在这里,既有商州青年对新生活的向往,对变革的渴望,也有用土漆年年刷的棺材,有在门框上避邪的镜子,有松节油的火把……新与旧、过去与现在、落后与文明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商州现代社会的真实情状。
五、结合《午门忆旧》这篇文章,谈谈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与他的小说一样,总有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午门忆旧》名为“忆旧”,实际上重点不在回忆过去的人和事,主要的内容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许多掌故,其间也有一些考证。因而所谓“忆旧”,不是忆人和事,而是忆物。是一种以闲适的心情记录风物人情的风格。因此,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汪曾祺散文的特点,他不刻意追求文章的抒情效果,感情总是在闲适的气氛中仿佛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他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总是在娓娓而谈中隐隐地透露自己的闲情逸致。用他自己的话说:“记从事、谈风景、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
六、试比较杨绛散文巴金散文的区别。
杨绛和巴金八十年代的散文,在内容上都是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杨绛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