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温度 a、避免长时间运行 b、避免曝晒,温度高的情况下不宜泼冷水,放气,应自然凉 c、预热 5、底盘的技术状况 前轮定位及轴位失准,会增加轮胎的磨损 6、道路条件 7、驾驶技术 a、避免起步过猛 b、转向过急 c、避免紧急制动 8、维护和管理 轮胎不定期维护是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a、交叉换位法 b、顺环换位法 二、轮胎的选用 1、子午线轮胎 轿车应采用直径较小的宽轮辋低压胎,以提高行驶稳定性。 1948年米其林公司制造第一个子午线轮胎开始,子午线轮胎的优越性逐渐显现,90%轿车都采用子午线轮胎。 2、斜纹轮胎 斜纹轮胎具有良好的承载性,所以被大型载物货车采用。 3、轮胎的正确使用 轮胎的正确使用,主要在于减少轮胎的磨损速度,防止不正常的磨损和损坏,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a、保持气压正常 轮胎充气压力是决定轮胎使用寿命和工作好坏的主要因素,不同气压情况下,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变形不同。 气压过低:胎体变形增大,易造成过度生热升温,加速橡胶老化,帘线折断、松散和帘布脱层; 气压过高:接触地面小,单位压力增高,使胎冠部分磨损加剧。 b、防止轮胎负荷过大 轮胎负荷对使用寿命有重大影响,车辆超载时轮胎的损坏与在低压下行驶的损坏相似。 注意货物装载平衡。防止在车辆行驶时发生货物移动及倾斜,确保各胎均匀负担全车质量。 c、合理搭配轮胎 同一车辆上应装配同一规格、结构、层级和花纹的轮胎。 子午线轮胎和斜纹轮胎不得装在同一轴上。 行驶记录仪和车用导航系统 一、行驶记录仪 行驶记录仪按国标定义就是:安装在汽车上,记录、存储、显示、打印车辆运行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运行安全的其他状态信息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行驶记录仪,也有称行车记录仪、机动车信息记录仪、车辆智能管理仪、汽车黑匣子等。 1、功用 a、预防事故 超速报警 超速记录 疲劳驾驶记录(超时记录) b、车辆行驶管理 行驶状态数据记录:能记录360h内与实时时间相对应的每分钟的平均车速。 c、分析交通事故 能记录最后12次每一次停车前20s与实时时间相对应的车辆速度。 2、使用 行驶记录仪通电工作后会启动自动检测程序,自检正常后,显示绿闪灯,发现故障显示红闪灯。 二、车用导航系统(GPS) 车用导航系统采用全球卫星定位。 驾驶员只要在出行前向系统输入 起始地点、目的地、选路原则, 即可根据汽车装载的行驶系统到达目的地。 1、基本特点 a、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的精确测定汽车的三维位置,即经度、纬度和高度的能力。 b、测量快捷、只需几秒钟就可准确定位。 c、隐蔽性强,不产生无线电干扰,在测量定位的,只接收卫星信号而不发射任何信号。 2、系统分类 GPS 跟踪系统 导航系统 防劫报警 调度指挥 车队管理 谢谢! * 汽车使用技术 第一节 汽车维护的基本知识 维修 维修维护——强制维护 修理——视情修理 汽车维护制度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保障汽车运行安全的基本制度。 一、维护的分类及作业内容 维护 日常维护 一级维护 二级维护 日常维护 驾驶员——清洁、补给、安全检视 一级维护 维修企业——清洁、紧固、润滑 二级维护 维修 企业——检查、调整、轮胎互换 日常维护由驾驶员在每日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负责执行车辆的维护作业。 1、出车前 2、行车中 3、收车后 a、机油 b、燃料 c、冷却液 d、制动液 e、气压 a、转向机构失常20% b、制动气压低于588kpa c、行车中有异响、异味 a、保持车辆和发动机外表整洁 b、车辆有故障及时修理 二、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的有关规定 道路运输经营户和驾驶员必须按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定的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对车辆进行维护作业。 道路运输经营户可以自主选择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资质认定的二类以上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维护作业。 第二节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要求 为减少车辆技术技能不良造成的交通事故和污染,提高车辆安全技术要求,国家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整车及发动机、转向系、制动系、行驶系、传动系、车身、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装置、其他电气设备和环保等有关运行安全和排污、噪声控制的技术要求。 汽车组成 发动机——心脏 底盘——骨骼 车身——皮肤 电气设备——神经系统 底盘 传动系(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 转向系(转向盘、转向轴、转向器、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横拉杆、球销等) 制动系(机械式、液压式、电控式) 行驶系(车架、悬架、车轮) 一、整车 1、整车标志 产品标牌上标明的内容应规范、清晰耐久且易于识别,项目名称均应有中文名称。 2、外观及漏水、漏油检查 机动车连续行驶距离不小于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