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语文 留英有所思暑假阅读素材.docVIP

2012年高中语文 留英有所思暑假阅读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用心 爱心 专心 留英有所思 作者:顾澹宁? 一   睡得正香得半夜一点半,被响得惊天动地的火警铃给吵了起来——挣扎着起身打开灯,头痛不已,满心都是想骂人的冲动;但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裹上足够御寒的大衣冲出了宿舍。   想不到这次火警居然不是误报,来到走廊上,迎面扑来颜色很淡的烟,却一下就把人给呛着了。于是赶紧跑下楼,与睡眼惺忪的同学们一起,看着学校保安冲进大楼,又灰头土脸地出来……半个多小时后,警报解除,我们回到大楼里。   12月,伦敦夜里的温度已到零下,这么折腾一通,睡意全消。反倒是回到寝室之后,却心惊了:外面闹得这样沸反盈天,我的房间里却一点烟味也没有,是完全不受外面影响的一个安宁小天地。如果不是有这个自动报警的火警铃,那在这酣睡的半夜时分,恐怕当我被浓烟惊醒的时候,一楼可供逃生的大门早已被大火封住了……   大楼里的火警铃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物事。整栋楼,只要有一个地方冒烟了(可能是香烟的烟,可能是烤炉的烟……),这铃吵得楼里所有的人都必须离开大楼——知道它有多讨厌吗?我来这儿跑过N回火警,有两回都是睡得正酣时,衣衫不整跑出去,在寒风里瑟瑟地等了20分钟,连一丝烟也没有见着。   说来惭愧,直到这次真的被烟呛到了,我才真正体会到大楼里那一扇扇沉重的防火门、不时误报的火警铃其实构成了一个完善的防火系统。一般的火灾很难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会大大减少。   我不知道自己住的宿舍楼有多少年历史,但我曾经在一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电影中见过它。我们洗澡间的电灯开关还是拉绳的,走廊的墙壁白色涂料下一块块转头的轮廓清晰可见,寝室内的设备也经典得看不出一点时代气息。这样旧的楼,防火系统却如此完善。   二   新闻写作课的当堂昨夜,特瑞莎丢过来一堆材料,说:“这是我杜撰的新闻稿,现在给你们一个小时,请把它写成一则广播稿。”   这有何难?刷刷刷几笔写好,倒金字塔格式,简短,易懂,心中默念着写过的那些广播稿写作要点,一一检查,最后自己感觉已无懈可击。   课间,特瑞莎老师收上去,读过,然后对我们说:“真遗憾,如果这是一个真的突发事件,你们这个班6个人,没有一个是合格的记者。”   这话可真伤人。为什么?大家询问的眼光齐刷刷望向特瑞莎,这位严肃而高要求的老妇人眼镜背后闪过一丝狡黠:“你们都犯了一个错误,是太相信我——也就是你们的消息源,而忘记了检查。你们看,丹麦女王的名字,是这个拼法吗?国会的所在地,是这个地名吗?”   于是大家拿过最初的新闻稿,一一重新检查过,写出一份新的、老师眼中真正合格的报道。   “记住,拿道一份素材的第一步,就是检查,检查,再检查!”临下课前,严谨的特瑞莎不忘再叮嘱一遍,“这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素质。”   我不由在心里默默地说:有这样的经历,要忘记都难啊,老师!   几天后另一堂全球新闻研究课,老师不同,却又是一堆材料放在你面前。“这是我杜撰的来自不同通讯社的关于某新闻的通讯稿,给你们一个小时,请把它写成一则发布在网站上的国际新闻稿。”   于是再三检查其中的人名地名,在一堆材料中选出关键的材料,组织好了文法语句,手忙脚乱地好不容易在一小时内完成了——这次总该没有问题了吧。   非也!等到成绩发下来,一个C,仿佛歪着嘴对咱这种新闻小土豆讥讽地嘲笑:别以为自己考虑得已经面面俱到了,还差得远呢。去跟老师谈,他说:“你的稿子写的很好,但不应当把这部分写进去——‘在医院外等候的民众中流传着曼德拉在手术过程中已经去世的谣言,人们情绪激动’,这些未经证实的谣言,尽管是现场记者亲耳听见,却很可能以讹传讹。一般像BBC这样的正规媒体,都不会贸然发布人名去世的消息。就算你在新闻中注明了是谣言,也很可能在受众人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既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损害你所在的媒体的声誉。”   “那如果是《太阳报》这样的小报呢?”另一个也不幸“误传死讯”的同学这样问老师。   “《太阳报》啊……”这位胡子雪白的老头儿忽然露出了一个孩童般顽皮的笑容,“它的标题也许会这么些:‘曼德拉死了’。”   三   一节理论课,本来已经让人昏昏欲睡了,何况还是在星期一的一大早,说那些老掉牙的历史。   “纳粹当政的士气,采用的宣传方式是虚构一个敌人,使人民更支持其同志,于是富有的犹太人就不幸成为这个虚拟的敌人。纳粹掌握了媒体,通过不同的手法宣扬‘犹太银行家控制金融系统,随时可以借此掠夺所有德国人的财富’的阴谋论……”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介绍。   “如果当时的德国人民可以接触到外界的声音,可能根本就不会相信这种言过其实的谎言,但因为当时德国人杰出的所有传媒都是纳粹控制下的,于是谎言不断重复后就被当时的德国社会当做了真理。虽然这些宣传并没有直接对观众号召说‘犹太人该死’,但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大多数德国人的想法,以至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b823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