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人工肾: 原理:将病人血液中的尿素经脲酶水解成氨,再用活性炭吸附。即:用固定化脲酶和微胶囊活性炭组成人工肾。 酶传感器 固定化酶和电化学传感器的结合。 优点: ①既有不溶性酶体系的优点,又具有电化学电极的高灵敏度; ②酶的专一反应性,使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直接在复杂试样中进行测定。 三、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Sensitive and specific Rapid Simple Biosensor 1967年Updike等采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疏水膜上,然后再和氧电极结合,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葡萄糖酶电极 酶电极示意图 ?-D-葡萄糖+O2 D-葡萄糖酸-1,5-内酯+H2O2 半透膜 酶胶层 感应电极 Glucose Gluconic acid Glucose oxidase Oxygen Hydrogen peroxide Membrane Electrode 根据反应中消耗的O2、生成的葡萄糖酸和H2O2的量,可以用氧电极、pH电极和H2O2电极来测定葡萄糖的含量。 继酶传感器(enzyme sensor)后,又出现: 细胞器传感器(cell organelle sensor) 组织传感器(tissue sensor) 微生物传感器(microbe sensor) 免疫传感器(immunosensor) 1)酶传感器的原理 生物传感器 由生物识别单元(如酶、微生物、抗体等)和物理转换器相结合所构成的分析仪器。 生物识别元件(Biological recognition element) 是酶、抗原(体)、细胞器、组织切片和微生物细胞等生物分子经固定化后形成的一种膜结构,对被测定的物质有选择性的分子识别能力。 换能器(Transducer) 将识别元件上进行的生化反应中消耗或生成的化学物质,或产生的光或热等转换为电信号,并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 酶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酶传感器主要由固定化酶膜和变换器组成: 固定化酶膜:选择性地“识别”并催化被检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变换器:把催化反应中底物或产物的变量转换成电信号,通过仪表显示出来。? 2)酶传感器的应用 水质监测 用化学法测定酚时,硫化物、油类等可干扰其测定。 从马铃薯中提纯、经吸附交联得到的固定化多酚氧化酶与氧电极构成酚传感器,可检测大多数酚类化合物。 德国研发的环境废水BOD分析仪 医疗方面 葡萄糖传感器和血糖测定仪 用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制成葡萄糖传感器,可测定血液中葡萄糖浓度。 手掌型葡萄糖(glucose)分析仪 SBA-50型单电极生物传感分析仪 SBA-70型血糖乳酸自动分析仪 食品鲜度 鱼鲜度传感器 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广泛用于鱼类鲜度的测定。鱼死后体内ATP经酶解依次形成ADP、AMP、IMP、肌苷、次黄嘌呤和尿酸。鲜度可用K值表示: K=肌苷+次黄嘌呤/ ATP +ADP+AMP+IMP +肌苷+次黄嘌呤+尿酸 大多数鱼死后5~20h,ATP,ADP和AMP已分解尽,超过24h,鲜度主要取决于IMP--肌苷---次黄嘌呤---尿酸。 将这三个步骤的三种酶(5’-核苷酸酶、核苷磷酸化酶、黄嘌呤氧化酶)固定在氧电极上,制成鱼鲜度测定仪。 当K<20时,鱼极新鲜,可供生食。 K在20~40之间为新鲜,必须熟食。 K大于40,不新鲜,不宜食用,这与嗅觉检验结果相一致。 肉鲜度传感器 肉类在腐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胺类,故胺类测定能反映肉类的新鲜程度。 用腐胺氧化酶与过氧化氢电极构成多胺生物传感器,或用单胺氧化酶膜和氧电极组成的酶传感器测定肉在贮藏过程中的鲜度。 污染微生物及病原菌的检测 1通过免疫学方法,即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原和抗体进行分析和检测。 (1)将适宜的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在一起。制成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 ); (2)将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与样品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混合,通过免疫反应二者即可特异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酶-抗体-抗原复合物。通过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即可测定复合物中酶的含量,进而测出样品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的量。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