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句话是对中秋节民俗活动的描写。吃月饼、赏月是人们在这一天要做的事。“十五圆月当空照”写出了这个节日具有代表性的环境。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理解表达 bǐng 这句话是对重阳节民俗活动的描写。“要敬老”是因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人们常在这天举行尊老爱老活动。“踏秋、赏菊、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民俗活动。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理解表达 shǎngjú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结尾呼应了开头。 说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表达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几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主旨 1.你能说说本文所介绍的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四月五日)【阳历】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拓展延伸 2.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 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清明节:扫墓;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七夕:乞巧;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踏秋、赏菊、登高、敬老。 拓展延伸 传统节日 趣味导入 音乐欣赏:新年好 听读课文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人欢笑”写出过春节时人们的心里很高兴。“贴窗花,放鞭炮”概括了这一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当然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给压岁钱,贴春联等。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表达 tiē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看花灯”是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大街小巷人如潮”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街上的热闹场景,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又散去。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表达 xiāo xi4nɡ 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里都做什么。“雨纷纷”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也代表人们哀伤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扫”交代清明节人们的主要活动。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表达 jì 这句话是对端午节人们的活动描写。“赛龙舟”是南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粽子艾香满堂飘”写出了人们插艾叶、吃粽子的情景。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理解表达 zhōu ài táng 这句话写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传说。“乞巧”是中国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表达 qǐ qiǎo láng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